热敏性荨麻疹是特殊性荨麻疹的一种,归属于物理性荨麻疹范畴之内。热敏性荨麻疹包括胆碱能性荨麻疹和局限性热接触性荨麻疹(临床较为少见)两种,临床表现风团、血管性水肿等荨麻疹常见症状,甚至还伴有晕厥、恶心、腹痛等症状出现。因此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常规治疗和伴发症治疗两种方法:1.常规治疗,即口服脱敏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更多的是口服长效脱敏药为主,即更新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包括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和左西替利嗪等;2.伴发症治疗,如出现晕厥给予肾上腺素肌注,恶心和腹痛等症状可给予雷尼替丁口服或考虑静点奥美拉唑等。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存在不同的病因(甚至很多病历在整个病程中病因都不明),因此临床复发率很高,但是随着机体抵抗力增高,荨麻疹是可以痊愈的(但是时间长短不绝对)。临床统计表明,大多数荨麻疹患者都可以通过治疗来控制皮疹,特别是急性荨麻疹治疗周期相对较短。而在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在一年内痊愈,而有百分之二十荨麻疹表现以血管性水肿为主的患者,从发病起症状可持续出现二十多年。
治疗荨麻疹是需要辨证的:1、从中医角度上属于瘾疹,如果是气血亏虚型的,可使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2、如属于脾虚湿热型的可以是除湿胃苓汤,临床进行加减。如果属于肝肾不足或者肝肾亏虚型,应该使用一贯煎和六味地黄丸进行加减,单味中药有,荆芥、防风、白僵蚕、五味子、乌梅、白鲜皮等。荨麻疹的病人一般都是过敏性体质,对于辛辣食物应该忌食。
荨麻疹喉咙里异物感,是荨麻疹临床比较重的表现之一,即是喉头水肿,是在咽喉部出现的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的一种临床体征表现)而引起的。当出现喉头水肿情况时,会出现呼吸憋闷感、窒息、甚至休克,需要立即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给予紧急处置。常规治疗方法有几种:1、口服脱敏药物:常用的有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2、立即吸氧,缓解憋闷感(即老百姓所讲的异物感);3、西药肌注或静点缓解过敏性血管性水肿,常用的有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等,异丙嗪可以半支肌肉注射(低血压患者慎用),地塞米松1或2支静点;4、若以上几种方法还没有缓解,建议外科给予气管切开。
荨麻疹病因复杂,大部分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可分为如下因素:1、可为食物:鱼、虾、肉类、蛋类及菠菜、苹果、梨等水果;食物中色素调味品、防腐剂、酵母、水杨酸、柠檬酸等。2、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真菌孢子、灰尘、甲醛等。3、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4、药物;5、物理因素如机械性刺激、冷热、日光等。6、蚊虫叮咬;7、精神及内分泌改变:精神紧张、感情冲动、月经、绝经、妊娠等都可以引起荨麻疹;8、内科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病灶,如齿龈疾病、胃炎、肠炎、胆囊炎、肾炎、肝病等;9、一部分患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包括荨麻疹本身疾病性质和患者体质。荨麻疹本身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引起或诱发加重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可以找到,那就避免再次复发的几率,如药物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如消炎药或止痛药等,下次感染或疼痛发作时,治疗药物避免选用同类的敏感药物,就可以避免荨麻疹再次复发;但若是人工荨麻疹或胆碱能性荨麻疹,本身和患者敏感体质有关系,当患者体质下降时(如长期熬夜、情绪紧张等),这两种类型的荨麻疹就有再次复发的可能;还有一些病因不清楚的慢性荨麻疹,即临床上称为特发性荨麻疹,在体质下降的情况下也会再次复发。
身上总是起荨麻疹,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体质下降,这是荨麻疹反复的前提;二、有过敏因素持续刺激。因此荨麻疹反复发作,首先尽可能找到反复发作的过敏因素,尽可能降低过敏因素刺激。其次根据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轻重来选择相应治疗方案,一般选择两种H1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联合口服应用,若是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可以再考虑西药静点,常规给予维生素C和钙剂等。最后,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按时休息,保证情绪平和,把体质调整过来,以最大限度降低荨麻疹的复发几率。
荨麻疹初期表现主要以风团为主,病变部位较浅、自觉瘙痒相对较轻,治疗主要是口服脱敏药物为主,适当外用药物以止痒。脱敏药临床主要以H1受体拮抗剂(包括短效和长效两大类)为主,荨麻疹症状较轻者(风团局限,瘙痒较轻),口服短效脱敏药为主,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等,症状较重者(风团泛发,瘙痒明显),口服长效脱敏药为主,如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同时可给予一定的外用药物缓解瘙痒,如炉甘石洗剂。
根据药物性荨麻疹的症状轻重表现来选择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静点或必要时给予激素应用。1.若单纯表现为红斑、风团等临床体征,皮疹面积局限,自觉瘙痒症状不明显,常规给予脱敏药口服即可,如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2.症状表现多样,红斑、风团和血管性水肿等均有发作,皮疹泛发,瘙痒剧烈,可考虑在口服脱敏药的基础上给予静点复方甘草酸苷(高血压患者禁用);3.若出现急性喉头水肿情况,可给予激素肌注或静点等。一般来说,药物性荨麻疹规范对症治疗,效果一般很明显,可以达到临床痊愈。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引起和诱发加重因素很多,其中饮食刺激、感染因素和药物过敏是最常见的几个因素。预防针接种,机制是减毒疫苗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病毒侵袭形成有效抵御。减毒疫苗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就有可能是一种过敏原,即药物性过敏原,会刺激荨麻疹症状进一步加重。因此荨麻疹患者是不建议(特别是急性荨麻疹更不能)打预防针。
感染因素是急性荨麻疹的常见诱发因素之一,若发烧39度需要控制感染和抗过敏同时治疗。首先需要做血常规,找到发烧的原因,一般考虑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大些,选择相应敏感抗菌素,控制发烧症状;2.对症抗过敏治疗,一般感染引起的荨麻疹症状较重,特别是39度高烧情况下,可能会伴有急性喉头水肿或者胃肠道症状,可在常规口服脱敏药(氯雷他定或左西替利嗪等)口服基础性上,对症给予激素静点或肌注,必要时给予吸氧或者请外科气管切开以缓解症状。
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6周,称为慢性荨麻疹。原因很多,一是有过敏因素持续刺激,二是体质下降原因。因此要从这两方面来分析和调整,以降低荨麻疹反复发作的频率。1.病因分析:要了解用药情况,包括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应当了解清楚,实验室检查应该阐明在病史内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对于个别病例,既要限制饮食,又要观察潜在的感染;2.调整体质,对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主要还是抗组胺药物为主,可以2到3种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逐渐减量。同时注意体质的调整(饮食相对清淡、保证晚上10点之前休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方案等)。通过以上的方法,标本兼治,以有效降低荨麻疹的复发。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考虑是病重药轻的原因,因此需要对原来的治疗方案需要调整,根据病情的发展再加入相应治疗药物或者增加治疗方法。1.若原来为1种H1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如氯雷他定等),未缓解病情,则再加入1种H1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如依巴斯汀等),早晚各1种交替口服;2.口服H1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未控制住病情(即风团样皮疹未控制住),又胃肠道反应(即血管性水肿累及到胃肠粘膜,表现症状为腹痛、呕吐等),则再加上H2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如雷尼替丁等);3.H1和H2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联合应用,未控制风团、血管性水肿等皮疹,病情持续加重,考虑静点药物加入(如维生素C和钙剂等)。
顽固性荨麻疹临床治疗一般采用H1受体拮抗剂类抗组胺药物和H2类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联合应用,对于荨麻疹风团(荨麻疹最常见的临床体征)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包括羟嗪、奥洛他定、依巴斯汀和左西替利嗪等,H2受体拮抗剂类脱敏药主要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据临床统计观察表明,羟嗪与西咪替丁联合应用,对于荨麻疹风团和红斑的抑制作用更强一些。
虫子咬的荨麻疹指的是丘疹性荨麻疹,主要是由于接触蚊虫的体液、或者是体毛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在临床治疗上需要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片、或者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如果肿胀非常明显需要配合静点复方甘草酸苷粉剂。同时患处湿敷复方黄柏液涂剂,1天2次,1次15分钟。外用药膏可以涂抹龙珠软膏1:1混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1天2次。
牛奶是一种比较容易过敏的食物,荨麻疹患者在没有确定好过敏原之前,最好不用饮用牛奶,牛奶有可能会导致荨麻疹急性发作,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荨麻疹是一种由各种刺激所引发的皮肤粘膜局限性水肿反应,比较常见的病因有感染、内分泌改变、精神因素、饮食不当。荨麻疹患者日常的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要多食用富含营养的食品,不要食用比较容易过敏的食物。
风疹出现发热时,体温在38.5度以下,多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水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反复擦拭降温,多饮水。38.5度以上,可以给予退热药,比如常用的复方锌布颗粒、安乃近、布洛芬以及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柴胡。风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积极抗病毒治疗也是退热的关键,常用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奥司他韦颗粒等。
荨麻疹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皮肤瘙痒以及有皮肤破损,也就是产生风团,类似于蚊子咬后出现的包,风团的颜色主要是苍白色和红色或中间长白色,边缘为红色的。发生的机制是过敏后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里的血清等物质渗出到血管外,造成皮肤水肿,其特点是发生非常快,但是一般在24小时之内就会完全消退,并且消退后一般不留下任何痕迹。
疹子憋回去,是从中医理论上来理解一些出疹性疾病,认为疹子必须出全出透,才算是完成整个病程。但在临床上,发现有很多出疹性疾病,皮疹多少可以有差别;疹子出的少,很可能是病情没有那么严重,并非是被药物给憋回去的。服用退烧药的时间,也可能与皮疹出齐的时间差不多重合。如果是中医上认为的逆证,那么一般会伴随着发热不退、精神状态差,或者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神志障碍的情况,不会只表现为疹子不继续出现。
荨麻疹中医临床辨证一般分为5型,有以下几种:1、风寒型。用桂枝汤和玉屏风散加减,常用药物有桂枝、白芍、大枣、黄芪、白术、防风、生姜和甘草等;2、风热型。用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淡豆豉、桑叶和菊花等;3、脾胃型。常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泽泻、苍术、陈皮、桂枝、猪苓和白术等;4、血热型。用消风散加减,常用药物有荆芥、防风、蝉蜕、石膏、苦参、知母、苍术、生地和甘草等;5、血虚型。用四物消风散加减,常用药物有当归、鸡血藤、丹皮、生地、白芍、荆芥、蒺藜、黄芪和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