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脑供血不足严重吗脑血管病

脑供血不足在临床上可以导致很严重的症状,也可以导致非常轻微的症状,所以这个疾病不算严重,但是也应该得到重视。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严重时可以导致大面积脑梗,在面积比较大的时候就会严重的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瘫痪,口眼歪斜,肢体活动不灵,肌力下降的临床表现,比较轻微的脑供血不足仅仅会出现头晕头痛而已,所以无论是什么症状的脑供血不足都应该予以重视。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多是行颅脑CT或者颅脑磁共振检查时发现的,其实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没有偏瘫、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这种情况,提示患者既往有过脑缺血发作而非急性的,情况是不严重的。治疗上只需要积极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即可。还有一种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是颅脑磁共振dwi序列有高信号、T1低信号、T2高信号,提示基底节区急性腔隙性脑梗塞,这种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在发病一周内病情不稳定,有进展加重的风险,可能出现偏瘫、失语、偏盲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血栓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出现了肢体无力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身体一侧或者是单一部位出现乏力、无力的情况。第二,手部无端出现麻木、灵敏度降低等类似的现象。第三,经常出现呕吐、恶心、头晕、眩晕等情况,也是脑血栓的早期表现。第四,如果出现失语或者是失聪的现象,以及头部出现疼痛、眩晕等感觉,都是脑血栓的早期症状。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血栓形成是指脑血管本身出现了病变,一些危险因素,像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脑栓塞是血管本身没有病变,一些心源性的栓子、动脉夹层、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栓子脱离,随着血流阻塞到脑血管,形成病变。所以虽然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结果都是脑梗死,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血管造影检查是神经内科目前比较常用的检查项目,是目前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脑血管造影不同于一般的检查,其属于有创性手术操作。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之后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比如麻药或者造影剂过敏、穿刺部位血肿、感染、血管损伤及动脉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癫痫发作,以及血栓脱落导致其他部位的梗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有一些轻微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只会出现头晕头疼的临床症状,较为轻微的患者甚至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腔隙性脑梗死一般是由于小动脉瘤所导致的,而高血压可以导致小动脉瘤,所以高血压会导致腔隙性脑梗,当面积小的腔隙性脑梗的面积逐渐增大之后就会形成脑梗死,此时患者会出现肢体活动不灵,意识障碍,以及四肢瘫痪等症状。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两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不严重,腔梗是指脑内的毛细血管闭塞而出现的局灶性的缺血坏死,一般梗死灶在1-3mm。两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一般在临床上症状是比较轻微的,可能仅会有头昏昏沉沉症状出现,但是一定要引起重视。腔梗形成是因为长期的高血压,还有高血脂、糖尿病等导致的毛细血管硬化闭塞,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形成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会出现腔隙状态。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消栓再造丸的组成血竭、赤芍、没药(醋炙)、当归、牛膝、丹参、川芎等,其主要成分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其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作用。对于脑梗死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随后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华法林/达比加群抗凝,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是世界范围内推荐的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首先需要祛除危险因素,比如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戒烟、禁止过度饮酒等。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以促进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如果颈动脉有严重的狭窄,建议医院及时诊疗。平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可以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但不要过度,要保持心情开朗,避免情绪激动。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管腔阻塞狭窄、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同时还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液黏滞性增高,流缓慢动脉会痉挛,导致血栓。三七有活血化瘀、抗血栓、扩张血管、降血压、预防脑动脉硬化、调节糖代谢、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活血止痛的作用。所以说脑动脉硬化可以吃三七粉,一次三克,一天两次,饭后服用。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血栓后长期服用的药物,临床上称为二级预防,药物主要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针对基础疾病的药物,如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第二类、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一种或两种联用。如果患者有房颤病史,需要改用抗凝剂治疗。第三类、是稳定斑块的药物,即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乏他汀等。另外脑血栓恢复期时根据患者遗留后遗症的情况,需要使用相关的药物干预,如改善智力的药物、降低肌张力的药物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供血不足,可以吃下列的食物:一、补充叶酸,可以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叶类的蔬菜,大豆和橙汁,每天吃500克的蔬菜,或者是喝一杯400毫升左右的豆浆,就可以提起足够的叶酸。二、多吃香蕉,香蕉富含丰富的钾,钾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每天吃两根香蕉能够抗脑动脉硬化。三、食用葛根粉,或者是葛根粉粥,能够降低血压,缓解动脉血管硬化,这些食物对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急性脑梗死如果在发病的最初的6-8小时之内,如果诊断及时,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溶栓治疗,这是效果最显著的根治方法,患者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因此急性脑梗死是完全可以痊愈的。但是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即使进行保守的溶栓治疗,患者也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一旦确诊为脑梗死,必须尽早治疗,把风险降到最低。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治疗脑动脉硬化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钙片。这类药物可以调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动脉硬化发展。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肌酶、血脂,以了解调脂效果及有无肝酶升高及横纹肌溶解症等副作用的发生。另外,还可以联合普罗布考,强化抗动脉硬化治疗。一些中成药物如通心络胶囊,对保护血管内皮、抗炎、抗动脉硬化也有一定作用。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类亚型。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腔隙性脑梗死一般病情都比较轻微,仅有轻微言语不清或者肢体麻木、无力。有些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甚至完全没有症状,只在体检时才发现存在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此外,也有少部分患者梗死病灶累及比较重要的位置,导致比较明显的症状。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多数都会有一些并发症的表现:1.有的患者可以出现肺内感染,为了预防肺内感染,必须要给患者经常的翻身、拍背、以及吸痰。2.患者可能会出现应激性溃疡,观察患者的呕吐物以及大便、呕吐物,如果是呈咖啡样的液体,这时表明有胃出血;如果患者的大便有柏油样便,这时患者有胃肠道出血。3.对于昏迷的患者,还需要观察瞳孔的改变。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梗死患者具体能活多久,没有固定时间,主要跟发病时病情程度和脑动脉狭窄堵塞程度相关,其次和是否合并其他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原发疾病相关。37岁发生脑梗死,年龄较轻,一般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几率不大,因此要积极排查导致脑梗死的其他病因,比如血管炎、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瘘等。如患者发病时病情轻微,无脑动脉明显狭窄,也无导致脑梗死发作的相关原发疾病,患者生存期可不受影响。反之,则患者生存期有可能受到疾病影响而缩短。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首先确定好检查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符合适应症后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术前谈话,交代病情及手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确定好手术时间。手术时患者平躺于造影机床上,常规手术区域消毒铺无菌单。手术医生于右侧股动脉穿刺点麻醉、穿刺、置入动脉鞘,全身肝素化,用肝素盐水冲管,然后在泥鳅导丝引导下将造影导管置入目标血管,然后注入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造影完毕后撤出导管及动脉鞘,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加压压迫止血15分钟,观察无出血后加压包扎。用盐袋压迫6小时,穿刺血管侧下肢制动24小时。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缺血灶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第二、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血管病症状有:肢体偏瘫(手脚乏力)、偏身感觉障碍(手脚麻木)、言语障碍(失语和吐词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口角歪斜、流涎、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头晕、头痛、嗜睡、昏睡、昏迷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脑血栓也叫脑梗死,临床上非常常见,脑血栓多见于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和高血脂的老年人,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很多,首先要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一旦有了脑血栓以后,一般需要长期服药。长期服用的药物有如下几种:1.阿司匹林:这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每日早上空腹或睡前服用100-150毫克,阿司匹林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如果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服用氢氯吡格雷代替。2.他汀类调脂药:脑梗死与动脉硬化有关系,他汀类调脂药物具有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有脑梗死的患者一般建议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3.一些中成药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抗动脉硬化作用,如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血栓通胶囊等。

黄世昌
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