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这些症状,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然而临床上很少患者会注意到这些典型症状,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其他症状或者体检时才确诊了糖尿病。一般来说,糖尿病没有有特征性的先兆症状与临床表现,所以在糖尿病早期单纯靠这些症状去排查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就要求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或者有高危因素的人们需要进行定期的血糖检查,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做出相应的处理,否则到了糖尿病后期就很难控制了,而且容易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

高血糖也就是糖尿病,患有这些疾病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水果时定要选择适合的,可以是水分比较大,而且口感又不棉,重要的是含糖量比较低,以及升糖指数比较低的水果为宜,例如青涩的、中等大小的苹果,或者是桃子、猕猴桃和梨子等水果,都是可以吃的。还是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时,一定要注意食用时间,可以把吃水果放到饭前吃,最好不要在饭后再吃水果。因为在吃完饭之后再吃水果,可能会经起餐后高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掌握好吃水果的原则。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糖尿病一型和二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先天性遗传导致的,后者为后天遗传形成的。一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血糖水平不容易控制。二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还有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通过胰岛素和相应药物治疗之后血糖控制的比较理想。一型糖尿病必须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且后期的并发症也比较多,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发生的早一些,寿命相对较短。而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相对长一些,只要病情控制的好,三五十年是没有问题的,因此一型糖尿病相对比较严重。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物。最早的降糖药物有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在之后,也应用了一些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许多胰岛素制剂。后来又有了ddp或抑制剂,还有glpone类似物,也就是胰高血糖素样肽一。目前最新出现了达格列净,也可以治疗二型糖尿病,这是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有利于患者体内血糖更好地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口服的降血糖药有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前者能够使身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可以让胰腺发挥很好的作用,比如磺脲类的格列奈类药物;后者包括有二甲双胍和烷二酮类药物。另外也有促使肾脏排泄葡萄糖量增加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还有氧化食物和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及DPP-4抑制剂。注射类的降血糖药有以下两种:一、GLP-1受体激动剂;二、胰岛素类药物。因此治疗糖尿病的相关降血糖药物分为以上两大类:口服和皮下注射。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造成血糖高的因素有很多:1、胰岛功能下降,胰岛素是属于降糖非常重要的激素,还能帮助细胞摄取到更多的葡萄糖,当胰岛功能下降之后,分泌量就会下降,无法摄取到更多的葡萄糖,血糖就会上升,并且胰岛功能下降之后,胰岛素里面的受体细胞就没有那么敏感,也无法让血糖进入到细胞之中,从而一直停留在血液里面,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2、消糖用糖能力下降,如果五脏比较虚弱,摄入到体内的糖分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也会让血糖升高。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空腹检测血糖78只能说明患者身体血糖比较高,并不能就此诊断患者患有糖尿病。要想确诊糖尿病的话,患者还需要坚持测量血糖一周左右,并做好记录,再结合身体有无相关明显不适症状来判断。如果测量记录结果显示血糖持续偏高,且伴有尿多、口渴等症状出现的话,那就可以考虑是患有糖尿病导致的。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去医院进一步进行血糖检测,或是进行葡萄糖耐量测试,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糖尿病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控制日常饮食摄入,这样才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
Q:最新血糖标准糖尿病

其实血糖的标准至今并没有更改过。不过人们在吃饭前,吃饭后以及怀孕以后,这三个时期的血糖标准都是不一样的。若是空腹的时候,血糖的标准应该在3.9-6.1mmol/L之间。而餐后血糖值的正常标准需要根据距离用餐时的时间间隔来决定。如果是餐后一个小时,不能超过11.1mmol/L,餐后的两个小时应该≤7.8mmol/L,餐后三个小时则应该恢复到正常值。若是孕妇,空腹的时候不能超过5.1mmol/L,若是超过这个值,则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餐后一小时的血糖水平,不能超过10mmol/L,餐后两个小时不能超过8.5mmol/L。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

当高血糖患者发现自己的病情时,应该及时就医,而不是自行解决,谨遵医嘱。降低血糖的方法主要有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以及配合药物治疗。治疗分为口服药物和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其中口服是结合磺脲类降糖药物和双胍类降糖药物两种药物,其弊端是具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以及尿病孕妇禁用。饮食方面不宜吃类似于淀粉类、肉类、脂肪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高纤维的芹菜、菠菜、西兰花可供选择,少量多餐,饮食清淡,首选低脂少油不甜不咸的食品。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在家里检测糖尿病依赖于快速的指尖血糖测量。血糖仪现在非常普遍,很多患者家庭都会常备。患者可以选择在早上正常进食前检测一次血糖,餐后2-3小时左右,观察血糖情况。如果血糖波动或明显异常,应先检查原因。例如,如果饮食控制不好,有没有漏服或漏打胰岛素,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另外,我们家里的快速血糖作为参考的前提是血糖仪的准确度要高。有些血糖仪的质量不是很好,可能测量的血糖值与正常的血糖值相差很大,这个血糖仪测量的血糖值就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

正常情况下,人的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会在3.9-6.1毫摩尔每升之间。而在餐后两小时的时候测量血糖,它的正常值应该小于7.8毫摩尔每升。因此,在餐后两小时的时候测量血糖,数值在6.5毫摩尔每升属于正常情况。不过一般餐后血糖它会受到禁食量以及食物种类等等的影响。比如是否吃主食或者是主食的进食量过少等,都会使得餐后血糖测量不准确。在测量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时候,需要大概进食100克左右的主食之后进行,这样所测量的结果才能够更加准确。

徐晓阳
徐晓阳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消化道出血,胆囊炎,胰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内科急慢性疾病。

轻微糖尿病的症状包括:1、皮肤异常,如干燥瘙痒,用止痒药不见效,易出现囊肿,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四肢麻木、有蚁爬感、感觉异常、针刺痛等。2、有异常分娩史,如多次流产史、死产、畸形儿等。老年人知觉障碍,肢体麻木、感觉过敏等。下肢血管病变,间歇性跛行、溃疡等、心肌梗死、脑血管、昏倒意外等。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餐后血糖指的是在进行用餐后两小时进行血糖测量的血糖值,一般人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不会高于7.8mmol/L。如果测量结果等于或者高于11.11mmol/L,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当血糖值为10mmol/L,说明糖耐量异常,需要进行糖耐量试验,诊断是否为糖尿病前期。

徐晓阳
徐晓阳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消化道出血,胆囊炎,胰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内科急慢性疾病。
Q:怎么治糖尿病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一生,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方式。比如在饮食上多加控制,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肯定是不可以碰的,还有辛辣油炸的食物,万万不能沾。平时还要加强锻炼,跑步或者游泳都可以。还有些患者情况比较严重,就需要去做相关血糖检测,依靠药物治疗了。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

糖尿病患者一般吃的都比较多,并且还有很好的食欲,可是身体却消瘦的比较快。具体原因则是要从糖尿病早期的症状来说,在患有糖尿病之前会有明显食欲,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因为高血糖会达到利尿效果,因此患者就会有多尿情况,自然的会引发口渴,使得患者喝很多的水。另外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和混乱,使得无法对食物蛋白质和脂肪进行提取,那么就需要消耗人体脂肪,另一方面是所吃的食物都通过尿液之中排出,自然就会消瘦。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症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容易患糖尿病,还有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也容易患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多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多的摄入油腻、肥厚的食物,不规律的作息习惯而引起。所以经常吃夜宵、饭后不运动的人群要引起注意。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对于糖尿病能活多长时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从儿童时期就得病,一直治疗到中老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那么和正常人的生命是一样的。对于不控制饮食,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对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造成损害,比如眼睛,肝脏和心脏等等,那么对于寿命也会有着很大的影响。糖尿病虽然没有什么奇方妙药可以完全治愈,但是只要是合理的对血糖进行控制,也是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的。

杨洞洞
杨洞洞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如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心血管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脑梗死,等

糖化血红蛋白也就是葡萄糖跟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了一种反应。糖化血红蛋白的量跟血糖的浓度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在临床上一般都是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是在4%~6%。当然了,在不同的实验室检查出来的数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就可能会出现糖化血红蛋白素质升高。临床上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主要就是看一看近三个月之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怎么样的,也能够了解到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如何。

徐晓阳
徐晓阳 主治医师 内科 浙江省中医院
擅长:消化道出血,胆囊炎,胰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内科急慢性疾病。

目前,医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治愈糖尿病。因此,它带来的危害将伴随病人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它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一旦患了糖尿病,就会对糖产生系统性、慢性和毒性损害。当糖尿病控制得很差时,也容易出现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糖尿病合并急性感染、糖尿病合并各种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其他疾病。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

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人的标准是要小于等于7.8毫摩尔/升,大于7.8毫摩尔/升就属于不正常的一个血糖。如果是9.6毫摩尔/升的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有糖耐量的异常,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如果多次化验餐后血糖大于7.8毫摩尔/升,就要警惕糖尿病的出现。想加测空腹血糖以及糖化型蛋白,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做葡萄糖耐量实验进一步确诊。餐后2小时随机血糖以及随机血糖监测的血糖标准是大于11.1毫摩尔/升,两次以上可以考虑糖尿病的存在。

李卉
李卉 主治医师 内科 长治市中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