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会员2170289 已回复
现在无论老年人年轻人患急性心肌梗死多非常多反而好像越来越年轻化,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属于很严重的疾病,一是正规的治疗,二是合适的护理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心电监护:确诊或高度疑是急性心梗应立即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设备,药品准备充分、齐全,除颤仪待机备用状态。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有用0
相关问答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测患者脉搏和血压、实施CPR、坚持服药、日常调理等。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患者家属测患者脉搏和血压;如患者有明显的精神失常,应立即实施CPR;病人康复出院后应在医师的指示下,坚持服药,并进行规律有序的锻炼,饮食清淡、规律,禁油腻、辛辣食物,避免晚上进食过多。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梗塞属于很严重的疾病,一是正规的治疗,二是合适的护理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心电监护:确诊或高度疑是急性心梗应立即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设备,药品准备充分、齐全,除颤仪待机备用状态。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的疼痛护理有多观察。
首先,严格监护的原则是勤监护、观察。据报告,在发病后30-60分钟内,56%~80%的患者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室早等。绝大多数的心源性猝死都是因为原发性的室颤,而室颤是继发于复杂的心律失常之后,因此在发病前6个小时和3天内要密切监测。如有可能,应立即将病人送入冠状动脉监护室,进行持续的心电图检查。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为溶栓治疗。
首先需要询问病人有无大出血、有最近的外科、创伤、胃肠道溃疡、肝、肾功能不全、溶栓禁忌等。在无禁忌后,可以快速、准确的配制和溶栓剂的输入。观察药物使用后是否出现了寒战、发烧、皮疹等过敏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情况。观察心电图和血液化验,了解病人状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梗死的危害有诱发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室壁膨胀瘤或称室壁瘤等。
1.心室游离壁破裂:少数MI患者可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常在发病一周内出现。早期破裂与胶原沉积前的梗死扩展有关,晚期破裂与梗死相关室壁的扩展有关。心脏破裂多发生在第一次MI、前壁梗死、老年和女性患者中。
2.室间隔穿孔:比心室游离壁破裂少见,常发生于AMI发病后3~7天。表现为临床情况突然恶化,并出现胸骨左缘突然出现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或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3.室壁膨胀瘤或称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瘤内发生附壁血栓时,心音减弱。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心肌梗死溶栓后有以下护理措施。
如果是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需要对心率、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进行严密的监护,同时要注意输液量,同时患者连续不间断的输氧,适当补充液体,可以给患者做翻转、叩背、吐痰的过程。
患者平时多休息,不要劳累,同时保持环境安静和室内空气新鲜,应该适当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