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拔毛癖?

会员50639972 14岁 已回复
如何治疗拔毛癖?我今年初二。从初一我开始折腾自己的头发,一开始是剪,后来是拔,一直拔美人尖那一块区域。到现在我不光拔掉了美人尖还在向里拔,造成发迹线残缺了一块,而且拔头发的区域有了一块深棕色的、像茧一样的硬疤。我考试的时候或者写作业一直会去摸额头,一但感觉到有短的硬的头发重新长出来就忍不住去拔掉。我上网查询了一下,怀疑自己可能是有了拔毛癖。平时学校学习压力也很大,包括还有人际关系的问题让我很心烦,甚至有时候会有狂躁。请您帮我诊断一下,我是不是得了拔毛癖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来治疗呢?谢谢!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树华 天津港口医院心理诊所 二级甲等
擅长:情感性心境障碍,睡眠障碍,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躯...
已帮助用户: 205
心理分析:根据您的发病年龄、以及症状特点考虑是拔毛癖。儿童及青少年的精神问题大多表现为行为问题。拔毛癖是一种强迫行为。发生与遗传有关,多有心理因素,包括家庭关系状况、家庭的教养方式等。压力一般为直接诱因。您的情况产生可能由于自我感受到了压力,通过偶然的一次拔头发的行为把对压力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疼痛上面,有压力的释放感,于是这种行为不断被强化,最后固化为你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心理指导:一般这种行为障碍会随年龄逐渐减少,如果因为目前的行为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以及自尊心养成可以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去正规心理咨询机构采用行为疗法,使这种行为逐渐消退,同时如果由于家庭环境不和谐等因素可以和父母一起做家庭治疗。
有用0
关注
许文慧 息县精神病医院其他 一级甲等
擅长:情感障碍,窥阴癖,疑病症,心理障碍,童年社会功能障...
已帮助用户: 20559
心理分析:你好,这个通常是由于你的心理压力太大,长期紧张焦虑不安,没有及时正确的调整,形成的以拔头发来缓解与变相表达的情况,是心理行为方面的障碍。
心理指导:有焦虑症及行为障碍表现,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应及时到当地正规的心理机构进行检查与测量,确诊目前症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后,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现实及人际方面的适应能力,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身心状态稳定,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有用0
关注
刘学 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心理诊所 二级
擅长:宝宝缺乏安全感,网络综合症,成瘾,强迫症,情感障碍...
已帮助用户: 6554
心理分析:你好,你好,根据描述,考虑存在不良的压力释放释放方式。
心理指导:建议,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尽量破除不良情绪产生之时避免出现扒头发的现象。
有用0
相关问答

拔毛癖会因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或家庭因素所致。其特征是冲动性的拔毛导致毛发丢失,这不是对妄想或幻觉的反应。有些儿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脸部的汗毛。产生这一行为多因爱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驱使。

夏德林主任医师整形美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拔毛癖的人可以吃一些治疗心里疾病的药物,或者治疗强迫症和抑郁症的药物,拔毛癖的行为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如果表现比较严重,就需要去正规的医院做相关的检查,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心理分析:你好,你好,根据描述,考虑存在不良的压力释放释放方式。
心理指导:建议,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尽量破除不良情绪产生之时避免出现扒头发的现象。

刘学心理诊所重庆市长寿区第三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6554
擅长:宝宝缺乏安全感,网络综合症,成瘾,强迫症,情感障碍,疑病症,心理障碍,绝经与抑郁症,产后抑郁,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说的这个情况来看的话应该是有皮肤的湿疹和真菌感染所导致的这个症状的发生,与接触的环境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意见建议:建议现在的这个症状可以考虑口服一下复合维生素b和涂抹一下皮康王软膏和克霉唑软膏,平常要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张峰医师内科琥珀街道奥林花园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帮助用户:87071
擅长:高血压,脑血管梗塞,老慢支,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

指导意见:脱发建议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也可以服养血生发丸,滋肾生发丸,多吃黑芝麻,核桃,黑大豆,何首乌,枸杞等治疗。效果是不错的

张树遵皮肤科唐山滦南柏各庄医院已帮助用户:443160
擅长:手足癣,传染性软疣,白驳风

问题分析:对于这种情况,可能是有一定的洁癖问题,要注意适当引导,适当治疗,对缓解症状有帮助
指导建议:首先可以去心理咨询室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对缓解症状有帮助。同时要注意适当引导,注意改善环境,对缓解症状有帮助

钱志翔二级营养师其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已帮助用户:33112
擅长:恶性营养不良病,电脑病,糖尿病,老年人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克山病,营养不良性肝硬化,肥胖症,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