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原因是遗传易感性,对遗传易感性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免疫球蛋白的超家族上,包括位于MHC编码HLA的基因,以及编码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TCR)分子的基因。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为粪-口途径传播。这两种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
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可能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引起机体免疫耐受机制破坏,产生针对肝脏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肝炎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引起的一组慢性肝炎综合征,病人常表现为乏力、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瘙痒和体重下降不明显等症状,不治疗病情发展至肝硬化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免疫性肝炎的治疗决策是相对简单的。无论是免疫抑制治疗还是UDCA治疗,均在疾病早期阶段疗效较明显,至肝硬化阶段,不仅疗效不明显,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加重。自身免疫性肝病一定要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