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分期主要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每期特点具体见下。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主要分为四期,即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其中超急性期的心电图特点是可以出现直立、高耸的T波、急性期的心电图特点是可以出现ST段弓背向上的抬高、亚急性期可能会出现抬高的ST段恢复到基线的水平、陈旧期可以看见残留下的病理性Q波。
心肌梗死有以下分期及特点:
一、超急性期:在疼痛发生后6~12个小时内T波突起,T点向上移动;
二、急性期:有病理性Q波,ST段上扬,呈单相位,48h后ST节向下移动,T波向反转。ST段在2-4周后回复为等电位,T波向反转,最深处为T型。
三、T波进展期为5~6个星期:T波由深到深,呈低平型或垂直型T型,持续时间长达几个多月;
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没有变化,Q波段保持。有些病例记录持续1年之后v1-v3,II.III、AVF的Q波会消失。
一般情况下,心肌梗死根据时间主要分为以下四期:
1.超急性期,又称为超急性损伤期,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阶段,通常发生于心肌梗死后数分钟至数小时。
2.二期叫做急性期,是此期开始与梗死后数小时或者是数日,常常可以持续到数周。
3.亚急性期,又称演变期,为心肌梗死发生后数周至数月,通常不超过3个月。
4.陈旧性期,也称慢性稳定期,一般心肌梗死发生大于3个月为陈旧期。
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分期是根据病理分的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期是缺血期,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5分钟内的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第二期是心肌细胞失活期,是冠状动脉闭塞30分钟后至15小时的稳定期,此期心律失常比较少见。急性心肌梗死三期是修复期,是心肌梗死发生后5~7天,患者的心肌开始修复。
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如下分析。
起初,心肌梗死病人仍处于清醒状态,主要感觉心口疼痛感觉前胸部及心脏部位有较重的疼痛感,持续时间将非常长,患者常有汗流浃背的感觉,烦躁的表现、害怕,甚至出现死亡将至的征兆,这些病症,只要病人不讲,就难以判断。发生心口剧烈疼痛时常伴恶心,感到腹胀、腹部疼痛较重,严重者可发生隔气,病人疼痛一两天内可出现心跳加快、心律失常等,因此经常感到无力头晕头疼,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对人体伤害均不小。另外一部分的患者还存在着明显的胸闷,气急,胸痛等情况,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往往还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例如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猝死等,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的话,就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有些病人除出现痛苦症状外,血压降低了,严重者可休克,通常这类病人会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更严重者还可出现肺水肿,有粉红色泡沫痰液,这些均为心肌梗死发生之前的特点。
心肌梗死的胸痛特点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
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心肌梗死最主要症状为胸痛,胸痛以胸骨后最典型,一直延伸至咽部或心前区。患者可有胸闷,气短等表现。对左肩左臂和后背对应处放射疼痛,有时上腹或剑突同时胸骨下段的背面常出现憋闷不舒服。一般情况下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出现,持续数分钟至数十秒不等。疼痛性质呈绞痛样,也可呈压迫性,或者是紧束感有灼烧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