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骨质疏松的分级根据骨密度的测定值和临床表现有没有骨折等等分为轻度骨质疏松、重度骨质疏松,重度骨质疏松等等。
轻度骨质疏松是指骨密度仅仅-1以下,病人没有症状或者有轻微的腰背疼痛,一般虽骨量减少,但尚未达到骨质疏松标准,不予诊断。如果骨密度测定在-1到-2.5,病人有腰背疼痛,四肢骨骼疼痛,则为中度骨质疏松,要积极的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进行干预治疗。如果达到骨质疏松标准,且有一处或多处骨折,诊断为严重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T值分级标准是:
1.当T值>(-1)的时候为正常,不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情况。
2.当T值在(-1)-(-2.5)的时候,提示骨量减少,但并没有达到骨质疏松,不能诊断为骨质疏松。
3.在T值<(-2.5)的时候可以确诊骨质疏松。
患者要多吃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症并没有等级划分,但如果出现轻微的骨质疏松症,则会出现疲劳等不适。
承载量降低。严重的时候会发生骨头痛,主要是腰部和全身骨头痛。不过这种疼痛通常都是弥漫的,不会出现任何的痛感。通常是长期步行,或是某一种姿态的变化,或是在进行负重运动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后期,脊椎会发生畸形,例如在后期会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患者的身材变得更加矮小,导致心脏的功能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颈椎和胸腰部位的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检测指标就是T值,T值有一个正常范围,T值>-1即为正常骨密度;T值在-1到-2.5,提示骨量减少,但还没有达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T值<-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T值<-2.5,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X线诊断是如下:
骨质疏松早期的X线片表现为正常,只有在骨质密度下降30%或更高时,骨质疏松的早期检查没有明显变化。X线片一般是在临床症状发生后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才能检查出骨质疏松,弥漫性骨质疏松是指全身的骨头X线,一般都是普遍性、均匀的增强,一般都是胸腰、四肢的X线片就能确诊,其特征是骨皮质变薄,小梁变细,骨密度下降,尤其是胸腰椎体和骨盆,严重时会发生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特征可能是骨痛、驼背或身体矮小等。
1.骨痛:一般由小梁骨的微小断裂所致,在姿势变化时,肌肉和韧带受到牵扯而造成。主要有腰背、双侧髋部、下肢、全身骨骼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久坐、久动时疼痛会加重。
2.驼背或身体矮小:与青年时期相比,其身高可减少5-10厘米以上。
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