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怀孕八个月的时候体检出我患有大三阳(肝功正常),昨天我的...

会员225389 26 已回复
我在怀孕八个月的时候体检出我患有大三阳(肝功正常),昨天我的小宝宝出生了,给他查了脐带血,乙肝五项中的核心抗体(第五项吧)为阳性其他的均为阴性,还有一项检查叫PCR(我说的名称可能不准)的要周三下午才能知道,刚出生也迅速给他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象这种情况孩子可以母乳喂养吗?如果不能该如何指导喂养,另外如果可以母乳喂养,在哺乳期内是否可以治疗我的病?肯请专家详细解答!!!!!!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乔平 主治医师 四川省乐至县良安中心医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 143255
你好, 母亲乙肝喂奶。:产妇在乳汁中能检出HBsAg,但未见有在乳汁中检出HBVDNA的报告,故其乳汁是否有传染性尚不能定论,只要母亲乳头不破溃出血,母乳喂养是可以的。但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丙肝产妇和丙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给婴儿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需要指出的是,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产妇不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消毒隔离。
有用0
医生会员
擅长:
现在不可以给孩子母乳喂养,会传染给孩子,本身孩子的第五项阳性,就是急性期感染的表现。
你如果用药,也要等到孩子满月后再用。
QQ237101105
有用0
相关问答

乙肝大三阳能否怀孕主要看肝脏的机能。
只要肝的机能和肝的储存能力都很好,就可以怀孕。肝功能不好要及时进行治疗,使肝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才可以怀孕。
患有乙肝大三阳的女性在孕期要注意多注意,要定时进行体检,同时要注意肝功能和乙肝病毒的载量,如果乙肝病毒浓度高于2x105IU/ml,则要在妊娠24-28周内进行正规的替诺福韦治疗,一直到分娩1-3个星期才可以停止使用。新生儿在出生后要接种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从而预防感染。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大三阳是乙肝病毒携带的一种类型,需要结合肝功状况,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确定是否用药治疗怀孕后需要检测肝功和病毒DNA定量,如果病毒数量多,在怀孕后期,需要使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抑制病毒繁殖,宝宝出生后还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蒋卫民主任医师传染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发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疑似寄生虫等疾病的诊治。

乙肝患者是可以怀孕,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做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肝脏彩超等检查,检查结果都是正确的,检查结果是可以妊娠的,有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
第二点,孕妇要注意肝功能,每月一次肝功能检查,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护肝,并进行相应的抗病。
第三点,孕妇妊娠的第二阶段,即妊娠24周,要定期检查是否有乙肝病毒的含量,若病毒含量大于10的6次方,则需要进行药物的抗菌处理,同时进行母婴隔离。第三,产妇分娩后要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注射,以增加抗病毒的免疫球蛋白。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大三阳怀孕。可以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孕后再复查一下。孩子出生以后。除了打乙肝疫苗外。还要注射人体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之内注射一次。30天再注射一次。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必须动态复查肝功能以及乙肝病毒检查。如果在孕期转氨酶不高,病毒的载量也不是特别高,在孕期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宝宝在出生之后的24个小时之内,要及时的接种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用来阻断。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乙肝大三阳是可以怀孕的,只要是肝功能正常,就是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现在孩子一出生就会注射乙肝疫苗来阻断乙肝的传染,不用太过担心,有必要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传染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与非感染性肝病;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慢乙肝及晚期肝硬化造诣颇深!长期进行急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