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需要多久才能痊愈

会员53618455 23岁 已回复
BR> 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小学六年级被诊断为强迫症。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并一直服药,已对生活没什么影响,只是容易焦躁,睡眠质量不佳,偶有强迫思想。但多年来坚持用药只是维持原状,好像无法除根。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先服用氯丙敏嗪六年(一天一粒),大一时曾经停药,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于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百优解三年。百优解现在减至一周两粒,效果不明显。请问是不是要换药,有什么办法可以根治。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新萍 医师 网站医生心理诊所 其他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人际交往障...
已帮助用户: 5846
指导意见:上述情况属于一种自身控制不佳的精神亚健康状态,也有一部分是取决于自身的性格,至于什么时候能治愈,需要积极的在心理咨询医师的引导下控制自己的意志,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开不至于集中到一件事情或者简单的某句话和某个动作上,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心情也就会使强迫的症状有所缓解。定期去医院咨询心理咨询师予以调整心态和引导治疗。
有用0
关注
童艳 上海知趣信息公司心理诊所
擅长:业心理辅导,婚姻心理咨询,性心理咨询,中老年残疾人...
已帮助用户: 23596
心理分析:在治疗期间也突然停药,出现一些不良症状比如:失眠、头晕等,这是由于你对此药已经有依赖性,长时间的服用,体内已经适应这种情况,由于你突然停药,造成了身体的不良反应,所以西药的副作用很大,治疗此病的药物不能突然停掉,服用时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必须掌握治疗量,不能随便的加减,您现在有失眠状态,那要是治疗起来就必须全方面治疗,不但要治疗的您的强迫症,还要治疗您的睡眠,它俩有一定的关系
心理指导:建议您,治疗最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针灸治疗;口服中药,在加上西药治疗,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疏通,医病先医心,这样效果会很好,此病不能总用药物来控制,应该掌握更好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彻底治愈,才没有后患!
有用0
相关问答

吃这个药物治疗强迫症一个月左右见效。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善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来改善强迫想法和强迫症状。强迫症在临床治疗上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的方法。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意见建议:导致强迫症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可能是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随着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提示本病的发生有生物学基础,可能与遗传、生化、解剖、生理等有关,这种疾病大多数起病缓慢,无明显诱因,就诊时病程往往已数年之久,药物治疗可使本病的预后有所改善,一些报告指出:起病年龄早、病程长、强迫行为频繁出现,伴有人格障碍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强迫症的治疗需要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治疗过程是很漫长的,好转快慢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具体时间

刘新萍医师心理诊所网站医生已帮助用户:5846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人际交往障碍(社交恐惧)、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两性关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躯体化障碍、亲子关系、网瘾、性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老年心理咨询、人格障碍、自我成长、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情绪及压力疏导和管理等。

病情分析: 你好,强迫症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去除心理因素,
意见建议:药物只是控制了疾病的某些症状,当遇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时又可能复发,因此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才能达到根治。祝早日康复。

高志勇医师内科北留智镇卫生院已帮助用户:42865
擅长:胆石性肠绞塞综合征,急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肝纤维化,肝脓肿

病情分析:你好,目前来说强迫症的恢复时间要看病人自身的意志力及周围人对其关怀程度而定,时间长短不一。
意见建议:强迫症一般来说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对强迫动作可进行行为治疗,以反应阻抑法的疗效较佳。

荣皓南医师妇产科河北省肃宁县梁村镇卫生院已帮助用户:27387
擅长:人流,药流

指导意见:你患有强迫症3个月了,往往是明知道没有必要却要反复的做一个动作, 建议您心理上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

王磊主治医师内科燕郊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106079
擅长:擅长各种癌症鉴别诊断,成人实体瘤的治疗,以及外科整形。

指导意见:您好,这个属于精神类疾患,一般需要心理疏导和药物联合治疗,这个治疗周期一般比较长,而且需要别人配合,具体的时间这个不好确定,需要根据治疗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刘新萍医师心理诊所网站医生已帮助用户:5846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人际交往障碍(社交恐惧)、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两性关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躯体化障碍、亲子关系、网瘾、性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咨询、老年心理咨询、人格障碍、自我成长、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情绪及压力疏导和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