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治疗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破裂、穿孔、腱索断裂、心肌脓肿等,所以要根据血液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时候,肿瘤在使用抗生素时体积变大,二尖瓣赘生物超过10cm,或肿瘤在二尖瓣关闭边缘时,应及早进行外科手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疗程亦要足够长,力求治愈,一般为4~6周。对临床高度怀疑本病,而血培养反复阴性者,可凭经验按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大剂量药物治疗2周,同时作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除外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感染。若无效,改用其他杀菌剂药物,感染心内膜炎复发时,应再治疗,且疗程宜适当延长。
一般情况下,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不同的情况,但是主要是用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对较少,起病较急,致病菌毒力较强。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首先是抗病原微生物治疗,其次是对症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如果出现并发症,比如心衰,心律失常,需要对症治疗,必要时需要外科手术进行瓣膜置换术。
建议患者注意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需要注意细心护理,保证小儿充足的热量供应,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血浆,也可输注丙种球蛋白。
2.药物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万古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具体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3.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仍旧比较严重,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可采取抗感染措施。
心内膜炎常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所致炎症,导致心内膜炎危害性更大,能引起心血管病、肾脏、神经等,免疫系统受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心悸等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呼吸困难,甚至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所以对于感染的患者一定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并且要根据病原菌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应明确致病菌,随后才能使用敏感抗生素,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利于疾病康复。另外还应该加强饮食管理。适当运动以增强体力。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方法有内科治疗,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要通过血培养选择使用针对治病细菌敏感、强力杀菌抗生素。外科治疗,对于心内膜有赘生物形成或心脏瓣膜结构已发生变化的,给予心脏外科手术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