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6岁,小腿痉挛六年,补钙及维生素D3效果不好,...

会员25133470 36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女性,36岁,小腿痉挛六年,补钙及维生素D3效果不好,怎么办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六年一直补钙及维生素AD治疗,近来加重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需要检查项目及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张中会 医生会员 齐鲁医院中医科 二级甲等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58970
问题分析: 建议首先保守治疗,能保守不手术,手术是最后的治疗方法,一般保守治疗建议采取按摩,牵引、针灸、理疗、服中药和练功等保守治疗。
意见建议: 需要注意运动或搬运重物可以诱发和加重,另外需要睡硬板床,另外注意腰部扭伤、过度疲劳、受寒、受湿等
有用0
相关问答

脑出血后遗症出现小腿痉挛,可以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来进行缓解。也可以选择使用针灸的方式,但是出现脑出血这种疾病之后,一定要注意定期的进行复查,而且在饮食上也需要做好护理的措施,不能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否则对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病情分析: 建议首先保守治疗,能保守不手术,手术是最后的治疗方法,一般保守治疗建议采取按摩,牵引、针灸、理疗、服中药和练功等保守治疗。
意见建议: 需要注意运动或搬运重物可以诱发和加重,另外需要睡硬板床,另外注意腰部扭伤、过度疲劳、受寒、受湿等

张中会医生会员中医科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58970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抽筋即肌肉痉挛.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
平时可适量补钙,多晒太阳,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体位的变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经血管受压,你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热敷,按摩,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另外如果出汗严重导致缺钠也可能导致这个症状的,建议喝一点点淡盐水。如果还无改善,应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治疗.

武晓丹妇产科河北省平乡县马鲁卫生室已帮助用户:269947
擅长:月经不调、阴道炎、宫颈糜烂、避孕流产、两性健康

指导意见:一般的情况缺钙或有着凉受寒劳累的情况引起的或由于有神经炎的情况的。考虑可能与缺钙和劳累和缺钾受寒都是有关系的.建议注意休息.适当补充钙.晚上用暖手器热水袋热敷,注意保温保暖一般都能好转的

赵旭主治医师内科锦州市中心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脑出血,脑血栓,癫痫,帕金森,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您好,引起腿脚抽筋的常见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①外界环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里室温较低,睡眠时盖的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到被外。

②疲劳、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过多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均可引起肌肉痉挛。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积;睡眠休息过多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堆积等。

③老年妇女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而常发生痉挛。

④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小腿抽筋发作时该怎么办呢?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下列不同的对策,可以很快解除痉挛而止痛。当发生抽筋时,只要据“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脚趾并坚持l~2分钟以上,即可收效。具体来说,如果是小腿后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脚使脚板翘起,一方面尽量伸直膝关节;当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时,可压住脚板并用力扳屈脚趾。

预防腿脚抽筋,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驱寒保暖。

②注意睡眠姿势。

⑧走路或运动时间不可过长。

④适当参加体育锻炼⑼

⑤必要时补充一些维生素E。

⑥适当补钙,含乳酸和氨基酸的奶制品、瘦肉等食品,能促进钙盐溶解,帮助吸收。

人们常见的腿抽筋其实是小腿肌肉痉挛,表现为小腿肌肉如腓肠肌突然变得很硬,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

一腿抽筋常见的原因

①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②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

张焕臣医师中医科已帮助用户:68327
擅长:中医科,尤其擅长体寒等疾病

问题分析:你好,可能是缺钙的情况,低钾,过度的劳累或者受凉也可以造成痉挛,平时多吃一些,虾类食物,鱼类,海鲜,排骨等。都含有非常丰富的钙物质。也可适量服用钙片,来缓解症状,多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的劳累。
意见建议:建议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症状,希望能帮助你!

代瑞芳护士内科巨野县煤田中心医院已帮助用户:8570
擅长:胃炎,胃痉挛,肠道功能紊乱,溃疡病出血,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症,慢性结肠炎,腹膜炎,下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