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后1周内,属急性期,这个时期就是必须有良好的休息,目前还没有绝对卧床休息的要求,但切忌过度疲劳,最多也就是下床活动一下,此种状况仍应以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为条件。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度劳累,这样才能够让心肌恢复到正常状态。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均不能做劳累活动,以平常走路或做家务为主,这也未尝不可,但切忌过度疲劳,忌情绪激动。如果症状严重,患者一定要坚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和稳定斑块的药物,增加冠脉供血,控制心室率等药,也要经常到医院复诊。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吸烟和酗酒,这样会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通常有改善生活方式、服用药物等。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是由心脏供血的动脉,也就是冠状动脉,在动脉硬化的同时,还会出现血栓,因此,要想防止心肌梗塞,就必须要防止动脉硬化。一般可以在日常的饮食习惯中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用药物进行调理。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饮食清淡,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利于降血小板、提高血液循环等。
下壁心肌梗死是与心脏有关的疾病,属于急性心肌梗死,致病因素为右冠状动脉闭塞。
下壁心肌梗死症状多表现为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的剧烈疼痛,以及心率失常、发生心率衰竭、发生心源性休克,甚至发生心脏的乳头肌破裂,严重会发生室间隔破裂。临床针对下壁心肌梗死会采取溶栓治疗,如果患者在发作心肌梗死后,应尽快治疗进行溶栓,此时效果最显著。由于下壁心肌梗死与心房息息相关。所以,患者需引起高度重视,有任何不适最好尽快去正规医院接受系统化的检查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爱护身体。
国际上有五型、I型心肌梗死,原发性冠状动脉病变有心肌梗死和II型心肌梗死,由贫血、感染、炎症引起;III型、猝死型心肌梗死;IV型,心肌梗死伴PCI;V型、冠状动脉搭桥有关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目前在我国有急性ST段升高心肌梗死和急性非ST段升高心肌梗死两种类型,心电图无明显表现,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即可发现。
下壁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大小主要取决于梗死范围的大小。
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是下壁心肌梗死的罪魁祸首,梗死部位越靠近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越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多见,容易导致猝死。下壁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与抢救时间有关,心梗发生后3~6小时内,在12小时内开通闭塞血管,挽救心肌频死,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因此,一旦发生胸痛,怀疑心梗,应立即拨打120,及时到具备急诊PCI的胸痛中心就诊,争取最佳治疗方案。
心肌梗死的危害有诱发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室壁膨胀瘤或称室壁瘤等。
1.心室游离壁破裂:少数MI患者可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常在发病一周内出现。早期破裂与胶原沉积前的梗死扩展有关,晚期破裂与梗死相关室壁的扩展有关。心脏破裂多发生在第一次MI、前壁梗死、老年和女性患者中。
2.室间隔穿孔:比心室游离壁破裂少见,常发生于AMI发病后3~7天。表现为临床情况突然恶化,并出现胸骨左缘突然出现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或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3.室壁膨胀瘤或称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可有收缩期杂音。瘤内发生附壁血栓时,心音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