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之后,转氨酶升高也是有可能出现的现象。如果抗病毒治疗仅仅刚开始,转氨酶的升高,有可能是病毒的复制还没有抑制下去的暂时情况,抗病毒治疗继续下去,乙肝病毒的DNA定量降低到检测线以下,转氨酶一般会逐渐的恢复正常。
孕妇如果同时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又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应该注意分析病史、体征,进行相关的检查,比如乙肝病毒dna检查和其它的病原体检查、肝脏彩超检查,来分析具体造成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可以是慢性乙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急性妊娠期脂肪肝、妊娠期间的肝内胆汁淤积等。总之,要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治疗,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孕期,一旦出现严重的情况,甚至有生命危险。
乙肝就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不传播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是病毒携带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是易感人群。临床表现主要是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功异常为主,部分病例会出现黄疸。
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此时的症状可能是乙肝引起的,现在有必要检查一下肝功能和肝胆的超声,在对症的中医中药或中成药,也可以考虑西药治疗的方案,只要对症用药,都是可以及时消除不适症状的,而且是可以达到临床治好的,即肝功能正常且病毒量阴性的。
乙肝病毒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属于乙型肝炎E抗原,属于乙肝5项中的第3项。
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健康人群,除乙肝E抗原阴性外,其他五项指标均为阴性。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者,只有乙肝5项中的第2项即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E抗原阴性,是因为乙肝五项中的1、3、5项为阳性,就是大三阳,而乙肝五项中的1、4、5项为阳性,或者1、5项为阳性,也就是小二阳。此时患者处于乙肝免疫控制期,乙肝病毒DNA定量呈阴性说明病毒没有复制或低水平复制,传染性低。乙肝E抗原呈阳性,即大三阳,通常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的表现。乙肝5项4、5项均为阳性,说明曾感染过乙肝病毒,正在恢复期,或已经恢复,体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