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衰也有很好的效果,主要是辩证医治。如果是心衰急性发作,可以以西医抢救为主,然后病情稳定之后可以使用中成药参麦注射液来控制血压;另外还可以选择健脾、补气、利尿、温阳的药物可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
对于中医治疗心衰的方法如下,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心衰、急性肺水肿时,应以抢救为主,可以给患者用生脉注射缓解症状,对于血压下降的效果比较好。其次水肿可采取健脾温阳,利水补肾等治疗措施,特别对于扩心病引起的心衰,比如心脏增大的患者,可控制心脏的增大。中医对于心衰来说,先治疗基础疾病为主,对于高血压的患者首先要控制血压,风心病的患者更换瓣膜,扩心病的患者抗病毒,改善自身免疫等。
一般情况下,中医认为,心衰有四种类型:1、气虚血瘀证,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胸闷、胸闷、舌淡紫黑、瘀斑。在临床上要注意补肺益心活血化瘀,常见的是血府逐瘀汤、保元汤等。二、气阴两虚证:气虚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症状加剧,在阴虚的时候会表现为五心烦热、两颧红赤、入夜更严重,伴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症状。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服用生脉散、血府逐瘀汤等进行调理,从而达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目的。三、阳虚水泛证:阳虚表现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而水饮之邪漫入皮肤,则会导致面部、肢体浮肿。这个时候需要补气,温阳,化瘀,利水。四、最严重的是正虚喘脱证,表现为胸闷、气短,并伴有烦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小便短少等症状。如果患有心衰,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
心衰多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梗后遗症,肺心病等疾病,可引发胸闷、气短、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水肿等症,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以利尿、扩血管、抗交感等治疗,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治疗心力衰竭需要控制原发病,减轻心脏损害,并及时使用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药物控制是心力衰竭重要的治疗方法,应该在接诊的大夫指导下服用药物,改善心肌功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