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归于肝阳、肝风、中风、眩晕的范畴。都是由肝阳上亢、心火上炎、阴虚火旺所致,并逐渐产生肝肾阴阳失调以及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甚至阴阳两虚。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中医可以治疗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服用中药调理和恢复。如石决明、决明子、菊花等药物,可以通过代茶饮,对血压升高有一定的益处,建议平时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可以多吃瘦肉、菠菜、茄子、芝麻、木瓜类食物,尽量避免食用高盐高油的食物。平时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但不要剧烈的运动。
高血压一般不建议去中医治疗,目前中医还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来控制血压。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降压方案是西药治疗,西药主要有贝塔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中医里没有高血压的概念,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如果患者因高血压出现头晕,则会诊断为眩晕。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中医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钩藤饮和镇肝熄风汤。可以用中药泡水喝,常与枸杞、菊花、决明子、杜仲、天麻等同泡饮用,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改善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症状。但如果血压过高,则不能单独使用中药降压,应与西药合用。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疗程服用,在服用中药期间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据它在临床上多以头重脚轻、耳鸣心悸等症状为主症,血压升高的特征,可归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认为其证型很多,肝火上炎、痰浊内阻、阴虚阳亢、肾精不足、瘀血内阻、气血两虚等,冲任失调等能引起高血压,它的处理应该从中医师那里搜集患者的资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对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