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次出现高血压的患者,要进行风险分级,包括血压是否存在风险,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进行风险分级,所以不是一旦诊断高血压就必须马上吃药。
假如患者的血压在160mmHg以上,舒张压低于100mmHg,并且没有出现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并发症,那么患者的风险分级属于低风险级别,可以选择低盐饮食、适当运动、减少体重、缓解精神紧张、合理饮食等。三个月后,血压下降到140mmHg或90mmHg以内,可以停止服用降压药,并注意血压,三个月后,如果不用药,还能维持在140-90mmHg以上,那么必须进行药物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一般需要终身服药,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以自己随便的减量或者停药,还要从饮食上进行调理,保持低盐低脂清淡的饮食结构,适当的锻炼身体,控制体重。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血压值达到一百四、九十毫米汞柱以上。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很清楚,最理想血压一百二、汞柱八十毫米根,血压值高达一百四时、汞柱九十毫米以上,就是高血压,也就是高血压在140毫米汞柱以上,低血压大于90毫米汞柱,便被确诊为高血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分为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三种类型,其中以中度高血压最常见。介于理想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称为临界高血压,通过有规律地生活饮食、调节、锻炼、减肥和其他控制临界高血压的措施,不需要故意吃药。血压到达一百四时、九十毫米汞柱以上者,属高血压阶段,需用药干预处理。
高血压肾诊断依据通常是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眼皮和下肢肿胀,出现心肌扩张的情况,如果出现条纹状、火焰状出血、持续性软性渗出等症状,则提示有相关的临床表现。
这是由于肾脏是一个毛细的血管组成的,它可以滤除身体中的毒素,同时也可以防止蛋白和高血压,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蛋白渗漏,如果蛋白暴露出来,就会对肾的滤网系统产生损伤,形成一个怪圈。
发生高血压以后,可以去医院看内科,也可以看高血压科。
许多医院没有专门的高血压科,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可以直接在内科就诊。因为内科针对心脏相关疾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心脏的危险因素,来帮助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
在就诊过程中要先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目的是为了判断高血压病情,确诊后可以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不可能得到根治,故高血压者,提示应长期定期使用降压药物,以防治高血压。对于已经有了严重高血压病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和运动相结合。常用降压药物,其中有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β受体阻滞剂等。对于一些有症状但不需要服药的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则不用考虑是否进行降压药的选择。对于多数没有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可单独或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噻嗪类利尿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入手,逐渐增加剂量。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或合并其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最好采用降压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同时应用,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
此外,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