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后要注意:
手足口病疫苗是一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主要针对6个月到5周岁的易感患儿,注射两次基本免疫,每两次注射一个月。注射完手足口病毒疫苗之后,要在接种点进行半个多小时的观察,确认没有任何问题。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后,会出现轻微的疼痛、发红、肿胀等不适。注射的时候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干净,不要让身体接触到水,要及时的补充身体的水分和保暖。出现其他的严重副作用如高热、呼吸困难等,要立即就医。
一般来说,宝宝退烧后盖被子,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如果宝宝退烧之后又开始发烧了,被子不能盖得太多,以免体温持续升高;
第二、如果是宝宝吃了退烧药退烧后出汗,可在宝宝的胸前后背隔一块纯棉质的方巾吸汗,通常盖相对较薄的被子即可;
第三、如果宝宝退烧后肢体比较凉,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温,所以应该被子相对盖厚一点。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还得手足口病可能是因为手足口病疫苗的预防范围有限、个人体质等原因导致的。
肠道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手足口病,出现、厌食、低热、疱疹等情况。而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可能还得手足口病,因为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预防范围有限,而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也可能会导致手足口病。同时,个人体质不同可能会导致手足口病疫苗在体内形成的抗体维持时间不同,导致打了手足口病疫苗,依然还有可能再得手足口病。
一般来说,孩子打了手足口病疫苗还得手足口病是因为发病的病原菌不止一种。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针对EV71肠道病毒,大部分儿童得手足口病是感染EV71病毒造成的,但是孩子打了手足口病疫苗还可能会得手足口病,因为造成手足口病的病毒不只是一种,可能是其他病毒导致的,比如柯萨奇病毒,所以儿童在打了疫苗以后,也可能会患有手足口病。
孩子应该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清淡饮食,可以多吃新鲜蔬果,有利于身体健康。
打疫苗后还会有可能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病原引起的症候群,但重症手足口病和相关死亡主要由EV71感染所致。EV71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EV71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包括CV-A16)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五个月宝宝一般需要打百白破的疫苗三次。
新生儿在出生后要按照国家的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多种疫苗的接种。在婴儿出生后24个钟头之内,首先要注射BCG和HBV。一个多月后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个月后,接种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后,注射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一次百白破。4个月后,注射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注射第二次百白破,注射了两次。5个月后,注射百白破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