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入睡难

会员97234668 31岁 已回复
失眠已经近一个月,吃过甜梦胶囊,口服脑心舒口服液,舒眠胶囊,每种药物前三四天都起作用,每天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是过了三四天之后,在吃药也不见效果,入睡难,即使睡也是浅度睡眠,曾经做过脑彩超,显示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我有高血压,不过一直控制得不错,没有工作压力,我该怎么办?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程丽春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其他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已帮助用户: 22175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建议你每天锻炼半小时左右,睡觉前不要玩手机电脑,可以服用谷维素及益气安神胶囊调理。
有用0
关注
张建平 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疾病
已帮助用户: 90818
问题分析:您好 这个情况要考虑神经衰弱,排除感情心理因素,建议适当参加体育活动,睡前热水洗脚,按摩足底,喝杯热牛奶。
意见建议:建议你积极服用谷维素+刺五加+B1片来调理,注意营养和休息保持心情愉悦。
有用0
关注
姜德磊 医师 夏津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脑血管病,呼吸内分泌,消化道疾病等内科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 16155
指导意见:你好,睡眠质量主要受环境,疾病,心理作用等影响。建议营养搭配,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规律用药把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口服乌灵胶囊改善睡眠,祝早日摆脱困扰。
有用0
相关问答

晚上夜夜失眠的原因具体如下:
1、有压力,比如白天压力太大,最近有考试、面试、重要思虑,或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些外在因素干扰容易导致晚上失眠;
2、有引起失眠的坏习惯:比如睡前做运动,包括跑步和健身,睡前有抽烟、喝酒、喝茶、喝咖啡的习惯。另外睡觉前经常看电脑、看手机、玩游戏,有可能引起失眠。
3、有基础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这些疾病也可引起头痛或失眠;
4、系统性疾病:如老年患者有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阿尔茨海默病或运动神经元病,这些神经系统过敏性疾病易合并睡眠障碍,引起夜间失眠。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失眠的预防与保健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参加气功、太极拳等强调精神力锻炼的运动,提高神经的调节能力。生活有规律,定时上床,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饮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睡前喝半杯浓牛奶等,有助于改善睡眠。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长期失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缓解:
1.睡眠环境变化:一些长期失眠的人可能会受到睡眠环境嘈杂、枕头太高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使用耳塞,调整枕头的高度,可以改变睡眠环境,促进睡眠。
2.调节不良习惯:躺在床上吃饭、看电脑和手机、把手放在头下盖被子等。睡觉时有些东西是不利于睡眠的习惯。在床下工作、学习或玩耍,把床变成睡觉的地方,以正确的姿势睡觉。
3.饮食控制:慢性失眠者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咖啡、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的摄入,避免睡前暴饮暴食。血清素能调节情绪,影响睡眠,所以吃香蕉、全麦面包、鱼等富含血清素的食物也会促进睡眠。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喝酒没有办法治疗失眠。
但是喝酒太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兴奋,对睡眠不好。喝少量酒有助于睡眠,但是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喝太多酒会上瘾。因此,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失眠严重的话,可以吃治疗失眠的药或听放松的音乐,有助于睡眠。如果失眠,一定要去专门的精神保健中心看病。要让医生实际检查,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泡脚不能治疗失眠,只能缓解疲劳。失眠多是平时想事多或机体阴阳不平衡造成的,平时睡觉前喝杯牛奶,泡脚有助于睡眠质量,所以可以每天都坚持。注意晚上睡觉前不要太兴奋。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失眠后快速入睡的常用方法如下:
1、吃菊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睡眠。
2、红枣干、桂圆干也有助于睡眠。下午可以用干枣泡水或烧水。但如果有糖尿病,不建议这么做,以免造成血糖升高。
3、牛奶、酸奶等。还有助于睡眠,因为乳制品中含有酪氨酸,酪氨酸可以安神。晚上睡觉前两小时喝点乳制品,可以帮助入睡。
4、适当运动。成年人可以跑步,瑜伽,健身,每天健身30分钟左右。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