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一般推拿足三里穴,同时小儿积食还可以推拿脊背和腹部。
小儿的胃肠道功能还未发育完善,进食过多可能会导致小儿积食。所以小儿积食一般推拿足三里穴,推拿足三里穴一般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缓解小儿积食,同时小儿积食还可以推拿脊背和腹部,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肠道胀气的情况,以改善小儿积食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痛经可以针灸三阴交、中极、足三里等穴位。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痛经有实证,有虚证,腹痛多在经前或经期出现,疼痛剧烈,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有血块,血块下后疼痛缓解,为实证。针灸时可选取三阴交,中极,次髎;如果患者经前伴有乳房胀痛,舌质暗有瘀斑的属于气滞血瘀型,可在上述穴位基础上加太冲;腹痛有冷感,得温热疼痛缓解的患者为寒湿凝滞型,可加归来,地机。腹痛多在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少腹柔软喜按,经色淡,量少,为虚证,治疗以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为主,可取三阴交,足三里,血海;若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头晕眼花,为气血不足型,可加脾俞,胃俞;伴有腰酸膝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者,为肝肾不足型,可加太溪,肝俞,肾俞。
针灸治疗失眠在临床上穴位是很多的,首先讲毫针刺法,根据患者主穴主要有安眠、神门、百会穴,如果进行辩证分析,可以配伍一些穴位,患者他失眠是由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可以加心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穴。
补脾经,脾经的位置在小儿拇指螺纹面,手法是将患儿拇指屈曲,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清大肠,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跟成一直线,手法是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揉中脘,位置在中脘穴,在剑突与肚脐的中点。
痛经针灸的穴位有中极,三阴交,气海,足三里,腹胀可以加上天枢,肝郁气滞加上太冲,胸闷加上内关,气血不足可以加上脾俞,头晕可以加上百会,悬钟。痛经以青年妇女为多见,是在月经前后和月经中发生的小腹疼痛,严重者甚至剧痛昏厥。造成痛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情志不舒,肝郁气结,或者是经期受寒吃冷饮,导致的气血不畅,还有先天体质虚弱,肝肾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