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简称,一般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的症状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蜘蛛痣等,乙肝是由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般是由于体内抗体减少或未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导致的感染。
一般无特殊症状。在病毒复制期和肝功能损伤期间,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特别是在进食油腻食物食后,会出现恶心症状较频繁。另外,部分人可在胸壁以及腹壁发现蜘蛛痣,手掌皮肤变红。若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人可出现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以及头晕等症状。
乙肝很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如果出现症状,往往是肝功能已经出现异常一段时间了,而且肝功能损伤的程度可能比较重。相关的症状之中,右侧胁肋部疼痛、胀满,以及身黄、目黄、尿黄,是比较有特异性的症状,提示肝脏受到了损伤。但这些症状不常出现,常出现的症状一般是乏力、身体疲劳感、腹胀、食欲下降,以及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
乙肝的表现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表现为黄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右季肋部不适等症状。慢性乙肝又称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多数患者是由慢性乙肝携带者发病后转变而来。慢性乙肝携带者是指乙肝病毒检测阳性,但无慢性肝炎症状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慢性乙肝的症状,以肝脏损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