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专家:我凝血酶原时间15.3,国际标准化比值1.25,....

会员89229417 62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请问专家:我凝血酶原时间15.3,国际标准化比值1.25,凝血酶原比值1.28,凝血酶时间22.6,,纤维蛋白原1.96,请问是吃西洛他唑片的原因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孙鲁生 主治医师 秦皇岛市中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
已帮助用户: 21218
问题分析: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和西洛他唑没有关系,这个关系你没有搞清楚,西洛他唑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你所查的是凝血四项,说的是凝血因子的关系,和这个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吃的是华法林的话,和这个就有密切关系了。
意见建议:如果你想知道吃西洛他唑会不会导致出血等,可以检查血常规中的血小板含量,和凝血没有关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用0
李玉 医师 内科
擅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等紫癜疾病的诊疗
问题分析:你好,考虑到是患上的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
意见建议:建议治疗首先找出过敏源并加以避免,尽量少于过敏源接触,以免紫癜复发。找出病因后针对病因制作治疗方案。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出现血栓不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高。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的,由于血栓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下降,体内环境处于高凝状态,此时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会导致血栓的体积增大,病情也会逐渐加重。如果凝血酶原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体内的凝血因子不足,或是体内使用了肝素类的抗凝药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说明参与内源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功能的缺乏,比如凝血分子3,7,10,2,1等缺乏时,就会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此外维生素缺乏症以及鼠药中毒者也会出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的现象。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因为主要在肝脏合成,所以当肝功能受损时,会出现凝血酶原的升高,导致凝血时间的延长,从而引起出血、淤血等。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低,常见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比如高血脂的患者、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都会出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偏低的情况,往往代表机体已经发生或者很可能要发生各种血栓和栓塞性的疾病。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血栓形成一般不会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增加,一般只会引起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异常和DIC,包括急慢性肝病、原发性纤溶亢进、梗阻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等。
但在血栓治疗中,使用抗凝剂或溶栓剂,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于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如果在未抗凝溶栓的情况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积极查找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原因,以进一步诊断疾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血浆凝血酶时间手工法检测的为16-18秒,一般医院的凝血六项和凝血四项化验单上有正常参考范围,他是纤溶活性检测的指标之一。如果凝血酶时间延长,超过正常对照值三秒以上为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多见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如dic,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样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脏疾病等。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