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有时在

会员80086238 52岁 已回复
我有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有时在7.1,有时在8.4,餐后血糖在6一7,吃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和拜糖平每样2片,打甘精胰岛素16个单位,空腹血糖高,请问怎样调整?
补充提问:
症状:乏力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曾晓光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内科、高血压、胸腔积液、
已帮助用户: 29393
问题分析:从您提供的病情描述分析:您有糖尿病,当前使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和拜糖平,注射甘精胰岛素16个单位,但空腹血糖如有波动,餐后血糖正常,您的情况似与降糖药物无关,主要还是考虑饮食控制不是很理想。
意见建议: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和消耗多余的糖分。清淡温软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和粗纤维食品如玉米粉、荞麦等,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和酒精制品,每天食物总量要有所限制。坚持当前药物和剂量,加强锻炼,饮食控制再严格一点。注意复查血糖。
有用0
关注
高尚海 副主任医师 河南辉县市卫生学校门诊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39944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你可能属于胰岛素抵抗所致的表现,需要调整药物进行积极的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你服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注射胰岛素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调节。
有用0
关注
黄培 医师 襄阳市瑞京糖尿病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糖原贮积病Ⅱ型,糖原贮积病Ⅰ型,...
已帮助用户: 157701
问题分析:你好,最好提供一下你目前的空腹血糖检查结果,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查结果,晚上睡觉前血糖检查结果。
意见建议:你这个情况的话一般是需要提供一下,每天7次血糖检查结果,这样才能够进行相关的药物,调整的建议最好是住院治疗。
有用0
贺继东 医师 内科
擅长:糖尿病、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糖尿病眼病、糖尿...
已帮助用户: 4422
问题分析:你好,怀疑空腹血糖与夜间血糖有关。
意见建议:建议您查一下夜间凌晨3点的血糖看一下,如果血糖较低,怀疑早上的血糖与夜间有关。
有用0
相关问答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0mmol·L-1,餐后两个小时血糖数值应在11.1mmol·L-1以下。
因此,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或者病情持续加重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积极进行调理,平时忌甜食,忌摄入含糖分较高食品。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好运动量,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或者是跑步等其他运动。病人需经常到医院复诊,判断糖尿病对人体有无伤害。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需要长期通过综合治疗控制和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而对于空腹血糖是需要在3.9-6.1.过高的血糖对身体是有影响的,需要特别的注意饮食。目前是需要忌食含糖的食物,好好的休息,多行运动控制血糖的水平,定期监测了解血糖的水平,不能熬夜、劳累。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二型糖尿病也是一种糖尿病。
该病主要是各种因素使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不能利用体内的胰岛素,使血糖持续升高的现象。2型糖尿病会引起机体大血管、毛细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病变,从而引起心脏、肾脏、眼睛和各种器官的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发生一般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属于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与体重、血脂、尿酸、血压密切相关。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一般不会影响寿命,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好是影响寿命的,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类型,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如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缺乏运动等。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