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肾病是怎样发生的?

会员1141379 已回复
糖尿病性肾病是怎样发生的?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XYWY Pro 2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擅长:擅长妇科疾病的诊疗
已帮助用户: 93896
  糖尿病可以引起全身微血管病变,肾脏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原常受累的器官之一。西安同济医院的肾病专家讲解糖尿病肾病的知识:  其特点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糖、蛋白过多。并有透明样物质沉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肾脏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可以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这是糖尿病性肾病的基本发病原理。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肾组织缺血、缺氧,使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动脉阻力增大,入球动脉阻力增高,超滤压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损害形成蛋白尿、水肿(浮肿)、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有用0
陈树蕃
擅长: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慢...
已帮助用户: 19
问题分析:你好;肾病是有的原因并不明确,可能是内外环境的变化,吃药,劳累,憋尿,感染等原因造成的。
意见建议:预防主要是少吃药。有病积极到医院或者门诊治疗。劳逸结合。减少憋尿。最好是不要到恶略的环境中去
有用0
相关问答

糖尿病肾病v期为终末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
糖尿病肾病共分为5期,其中Ⅰ期、Ⅱ期、Ⅲ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四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表现。糖尿病肾病期为终末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v期肾小球硬化明显,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肌酐明显升高,处于尿毒症期。尿量减少、血压升高、水肿、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钙、高磷)、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同时伴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肾脏替代治疗(透析等)。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病情分析:你好;肾病是有的原因并不明确,可能是内外环境的变化,吃药,劳累,憋尿,感染等原因造成的。
意见建议:预防主要是少吃药。有病积极到医院或者门诊治疗。劳逸结合。减少憋尿。最好是不要到恶略的环境中去

陈树蕃已帮助用户:19
擅长: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

病情分析:  24小时的尿糖、尿蛋白定量,在观察病情变化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否留好24小时尿,将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及其临床意义。具体方法:(1)留尿之日早晨8点主动排尿,这次尿是8点钟以前产生的,应弃之不要。(2)8点以后至次日8点,24小时内每次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内。(3)次日8点也应主动排尿,这次尿是8点钟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4)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记总量。(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各取出100毫升,送化验室检测24小时尿糖定量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注意事项:(1)把收集的尿液放置于阴凉的地方,防止细菌侵入繁殖,以免影响化验结果。(2)在气候炎热时,尿液中要放防腐剂,以免尿糖分解、发酵及细菌繁殖,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3)把尿液放入冰箱内保存,较为理想。
意见建议:  以上只是医生根据患者简单描述给予意见。建议患者联系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详细病情,为患者量身制作治疗方案。

高峰主任医师内科生修堂中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患有糖尿病应该先明确诊断是Ⅰ型还是Ⅱ型,如果是Ⅱ型糖尿病一般需要终身服用降血糖药物
意见建议:,注意密切观察空腹血糖的变化,合理控制饮食也至关重要,还可考虑看看中医,中医认为这糖尿病属于消渴症,多是存在阴虚,一般可吃些滋阴的中药来调理的。

刘锋医师儿科成安县李家町镇卫生院已帮助用户:76445
擅长:变异型心绞痛,白大衣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太阳穴痛

指导意见:你好,老年人出现上述情况可能和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有关的。可以进一步检查磁共振,肾穿刺确诊的,可以使用透析治疗的

王磊医师内科新乡正华医院已帮助用户:38255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问题分析: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后期会并发多种并发症,感染就是其中之一,糖尿病足也最为常见。建议注意休息,积极服药治疗,必要时候内科看医生为宜。祝好。
意见建议:所以建议严格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个人卫生,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这样就不会有糖尿病足的发生。

刘勇副主任医师内科锦州市中心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炎,肺栓塞,肺脓肿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