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老是发低烧37.2,3

会员56892279 38岁 已回复
你好,我老是发低烧37.2,37.4,验尿管型1.81,白细胞3.02,管型:(低倍视野:)5.25,病历管型1.67是什么毛病。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闫会星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中医院内科 二级乙等
擅长:糖尿病肾病,低血钾症,多汗症
已帮助用户: 28250
问题分析: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低热。女性性腺激素对月经周期的体温变化有很大影响,如果性腺功能失调,就会引起低热。
意见建议:也可能是慢性病灶感染。建议您在医院查血常规、结核、风湿、白血病等。
有用0
关注
张晓梅 主治医师 宝鸡公路管理局卫生所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消化内科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37669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总是发低烧37.2-37.4,验尿管型1.81,白细胞3.02,可能有泌尿系感染,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可服三金片和左氧氟沙星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多喝水,饮食清淡无刺激,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注意胃肠保暖。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情绪紧张焦虑,保持好的心态。
有用0
关注
闫丽 医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医院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颈椎腰腿痛疾病、中风、面瘫、失眠、偏头痛、顽固性呃...
已帮助用户: 50113
问题分析:你好,看你说的检查的情况,这样看考虑是有尿路感染了,建议你可以先吃上消炎药物来对症治疗也好的
意见建议:平时饮食上要清淡些,多喝水,不要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多注意休息,这样也能恢复得很快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使用感冒药,就可以缓解感冒的症状以及发低烧的症状。感冒药中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感冒引起来的发低烧。此外还需要检查血常规,如果血常规中出现了白细胞的升高或者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说明是细菌性的感染引起来的感冒和发低烧的现象。除了感冒药之外,还应该同时使用抗生素来进行口服的治疗。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首先宝宝的妈妈应该知道低热,体温是在37度3在37度9之间。如果宝宝的体温总在这个范围内首先考虑有感染,化验1个血象和C反应蛋白还有支原体,明确病原学,对症用药。还要明确家族人员当中有没有得肺结核的,必要时拍胸片协助诊断,还需要进一步排除血液病的可能如果化验未见明显的异常,可以先口服清热解毒药物,如果2天不见效,建议住院或者门诊静点。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来说,小孩反复发低烧可采取以下手段治疗:
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通过免疫六项,全血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和胸片等检查,明确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反复发低烧的症状,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让宝宝好好休息,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温度适宜,避免喧哗吵闹,定期检查体温,多给宝宝喝水,注意饮食护理,清淡饮食,增加宝宝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发低烧的症状除了发热之外,根据引起低热的原因以及伴随的其他的表现,比如夜间盗汗、体重下降、全身乏力、咳嗽、咳痰、心跳加速、心慌、气短、关节肌肉的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口腔疱疹等。

何洁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肺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诊治。

长期的低热反应,一般提示身体存在慢性的炎性反应。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性是慢性感染性疾病,比如结核感染。另外一种情况是身体存在一些慢性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到医院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来初步判定身体炎性反应的指向,然后患儿的实际情况,再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来确定具体的疾病。

陈瑶副主任医师儿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新生儿期疾病:如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以及婴幼儿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病、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产儿(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低烧也是可以洗温水澡的。
适宜的沐浴或泡澡,有利于降低宝宝的体温,改善宝宝低烧的现象,但家长给宝宝洗澡时,要保证室内的温度适宜,水温也要合适,而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宝宝出现乏力、感冒加重的情况。另外,洗澡后要及时擦干宝宝的身体,为宝宝穿好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宝宝着凉,促进宝宝的病情康复。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