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服用的是阿拉坦五味丸,

会员55193116 25岁 已回复
您好,我服用的是阿拉坦五味丸,枫蓼肠胃康颗粒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王清红 药师 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药品保健品 二级甲等
擅长:清开灵分散片
已帮助用户: 6424
问题分析:阿是蒙药,主要成分是诃子,石榴,木鳖子,五灵脂,黑冰片等,主要健胃,助消化,治胃肠炽热,宿食不消,肝胆热症,黄胆。主要是促进胃肠蠕动的。肠胃康主要清热消食,除湿,主治急性肠胃炎。
意见建议:一个消积食,一个消肠炎,你应该是吃的不合适引起腹泻,胃痛。
有用0
关注
魏运芳 主管药师 曲阜市人民医院小雪分院药品保健品 一级甲等
擅长:药物过敏,药物性水肿,副作用,配伍禁忌
已帮助用户: 3951
问题分析:枫蓼肠胃康颗粒能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阿拉坦五味丸健胃,助消化。
意见建议:阿拉坦五味丸,枫蓼肠胃康颗粒可以一起服用。枫蓼肠胃康颗粒,脾胃虚弱者不可以吃。
有用0
关注
袁月华 副主任医师 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医院内科
擅长:糖尿病,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 7040
问题分析:治疗胃肠疾病药物有西药,也有中成药,你说这2种是中药。
意见建议:阿拉坦五味丸中含有黑色的药品成分,可能会引起大便发黑,观查一下,等停药几天后大便是否便正常。
有用0
关注
覃旭娟 药师 四川众信堂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药品保健品
擅长:霉菌性外阴炎,单纯性外阴炎,附件炎,细菌性阴道炎,...
已帮助用户: 2105
问题分析:你好,阿拉坦五味丸,祛“赫依、协日”病,健胃,助消化。胃肠炽热,宿食不消,肝胆热症,黄疸。
意见建议:你好,枫蓼肠胃康颗粒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中成药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短期避孕药的服用方法具体如下:
短效避孕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避孕方式,也用于调节月经和治疗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一般是1天1次,1次1片,连用21天,停药7天后再开始下一个周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此外,患者平时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此外,还应保持清淡的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赵晓东主任医师妇产科北京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阴式手术、各种腹腔镜手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和处理、LEEP手术、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

该药物是一款调理月经不调的药品,服药时间严格,每天同一时间段进行。服用完第一个周期后要停药7天后才可以继续服用第二个周期。停药后两三天就会来月经,通常都是在月经还没有结束就要开始服用第二个周期。

李育竹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鸡内金可以研粉服用,研粉服用是鸡内金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服用方法,首先,将鸡内金洗净晾干,再放至太阳下暴晒,晒到干脆为止,干燥完成以后,用研磨机将干透后的鸡内金研磨成粉,确保粉的细腻,粉不细的话则不易消化,消食效果也不会好。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伟哥含有锌和兴奋剂成分。虽然能迅速引起男性性欲、性冲动和性兴奋,也能使阴茎勃起迅速而坚硬,并延长性生活时间。对性功能障碍引起的阳痿、早泄有明显疗效。但服用伟哥有副作用,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者不能服用伟哥,否则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发作,造成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李玉涛主治医师外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专业擅长: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精子畸形、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精囊炎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一般在服用抗生素后三个月左右可以怀孕。
一般情况下,在服用抗生素后的三个月内,需要避免怀孕,防止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等到停药三个月之后,才可以进行备孕,并且备孕期间需要积极补充叶酸,防止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出现问题。并且在确诊怀孕之后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明确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就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增减药物剂量:
1、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用的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2、利尿药:呋塞米、吲达帕胺等。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指的是普利类药物。
4、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药物。
5、β-受体阻断药: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