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直立性低血压主要是由于体位的改变而引起的一过性低血压,如突然从平卧位变为直立或是长时间站立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站立时血液循环的反射性调节出现障碍,血液在下肢积聚,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主要表现为头晕、无力、出汗、视物模糊、恶心、一过性意识丧失、迅速平躺等症状。
直立性低血压应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治疗。
1.一般治疗:长期卧床者,床头位应稍高于下肢15°~20°,起床时动作应缓慢,站立前,应先于床边小坐,有助促进静脉回流。饮食上少食多餐,食物以易消化、清淡为主,餐后注意休息。
2.药物治疗:米多君主要作用是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用于下肢静脉充血时血循环体位性功能失调而造成的低血压;氟氢可的松能促进血管收缩及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如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直立性低血压,可以到心血管科就诊。直立性低血压是指在快速站起时,血压会明显降低,如果有这种情况,由心血管科的专科医生先进行。
在实验期间,如果患者的舒张压在60度以上,3分钟内连续降低20mmHg以上,或者连续降低10mmHg以上,则可以确诊。对于血压不稳定的病人,建议每日早上和晚上各测一次,7天内,将第1天的资料剔除,然后再用后6天的早、晚两天的平均值。
目前对直立性低血压的测定尚无统一的规范。最常见的是让患者在仰卧5分钟后,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在此过程中保持直立姿势,并记录患者每分钟的心跳和血压值。
如果患者在站立1分钟之内出现收缩压降低30mmHg或舒张压降低15mmHg以上,同时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全身无力、甚至是晕厥等低血压。
通常来说,直立性低血压会有头晕、视野狭窄、身体乏力、四肢发抖、恶心想吐等临床症状。
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一种在站起时(通常为快速站立)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患者常出现体位性头晕目眩、黑朦感等不适症状,轻症者通常在平卧后能使症状迅速缓解或消失,除此以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四肢发抖、恶心想吐等临床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建议去医院检查,然后对症治疗。
一般情况下,直立性低血压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具体内容如下:
1、药物副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精神疾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降压药物为主,尤其是神经节或肾上腺能阻断药,而最常用的药物为苯丙胺。
2、钠、钾的丢失:最多的是由于服用过多或过久的利尿药物,造成钠、钾的丢失。
3、伴随疾病:血液紫质症、恶性贫血、支气管肺癌、前列腺切除术后综合征、氮质血症、尿毒症、心绞痛、神经性食欲不振等疾病。
4、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嗜铬细胞瘤、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患者以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损害最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