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就心慌,没有别得症状,请问

会员54034257 49岁 已回复
有时就心慌,没有别得症状,请问是怎么了
医生回答共5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李永翔 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
已帮助用户: 321
问题分析:心慌的原因很多种 首先排除心源性的如心律失常 心绞痛等 ;还有神经性的 如交感兴奋等;内分泌性的 如甲亢、加减等
意见建议:建议:注意休息 行心脏彩超 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 进一步明确原因
有用0
关注
杨峰 山东省中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白塞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干燥综合征,...
已帮助用户: 406
问题分析:从描述上看有可能是心血管的问题,虽然只有心慌的表现,但是还是需要重视,需要积极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或是动态心电图以观察是否有问题,并且抽血,例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然后给以相应处理,另外平时作息规律,饮食清淡。
有用0
关注
周雪红 主治医师 永和街新庄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支气管炎
已帮助用户: 2917
问题分析:心慌是心脏节律不规则,才会感到心慌。可见于功能性:如焦虑,睡眠不佳引起的植物神经紊乱;也可见于器质性: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
意见建议:建议您到心内科做心电图确诊,以便对症治疗。好吗?
有用0
黄浩 副主任医师 未收录医院内科 一级
擅长:重症肌无力,癫痫,帕金森病,脊髓病变,脉管炎,高位...
已帮助用户: 20650
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这种情况可能与心脏情况有关,比如心律失常等,建议当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行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具体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在专科医师下进行诊治。
意见建议:建议您平常保持情绪稳定,调整生活节奏,减轻生活压力,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戒烟戒酒等不良嗜好,饮食规律,清淡,低糖低盐低脂,适当锻炼,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定期当地正规医院体检,祝健康!
有用0
关注
李媛媛 医师 奎文区大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
擅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 6281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症状考虑是有心脏的结构或功能性损伤导致的心跳加快。
意见建议:建议可以到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平时注意不要剧烈活动,保持情绪舒畅以减轻对心脏的负担。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慌本身是一种症状,表现为心悸不安、心前区的不适,心慌时往往还有一些其他伴随的症状,比如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健忘、耳鸣等。另外心慌也是多种疾病的症状,比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贫血、低血钾等。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心慌可能是早搏、心脏供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首先要做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是因为心动过速引起的,那么窦性心动过速一般都会得到缓解。如果效果不佳,口服倍他乐克可降低心率。如果是早搏,可以用心律平或者倍他乐克来控制早搏。如果是心脏的供血不足,可以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心慌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慌焦虑可以是由心律失常引起,也可以是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导致。可以在心慌的时候查心电图或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明确心律失常情况,如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早搏、短阵房速、阵发性房扑、房颤等。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慌的症状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患者自觉心脏跳动明显、胸部乱蹦,心脏跳到喉咙伴胸部不适。当心率加快时可感受到心脏跳动,心率缓慢时感到心脏搏动强烈,心律失常时可感到心慌心搏动位置不定。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慌手抖可见于以下情况,生气等情绪激动时,可以出现心慌、手抖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心慌、手震颤,可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等检查,可口服甲巯咪唑等药物治疗。低血糖,表现为心慌、胸闷、周身无力等情况,可以行血糖检查,提示血糖降低,经补充血糖后可改善。房颤可以出现心慌手抖情况,行心电图检查诊断。有机磷中毒,可表现为心慌、胸闷、肌肉震颤等情况。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甲亢会出现心慌的症状,因为甲亢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的症状,同时还伴随这乏力、手抖、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等症状。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