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药利可君片1粒,一天3次。甲巯咪唑片1.5粒,一天1次....

会员53946289 44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甲亢药利可君片1粒,一天3次。甲巯咪唑片1.5粒,一天1次。正清风痛宁片2粒,一天3次,是分开吃还是混合吃,早中晚一样吗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甲亢药利可君片1粒,一天3次。甲巯咪唑片1.5粒,一天1次。正清风痛宁片2粒,一天3次,是分开吃还是混合吃,早中晚一样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甲亢药利可君片1粒,一天3次。甲巯咪唑片1.5粒,一天1次。正清风痛宁片2粒,一天3次,是分开吃还是混合吃,早中晚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脑血管病,脑炎,老年痴呆,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癫痫
问题分析:可以放在一起吃,目前情况下在内分泌科一起吃的患者不少,而且药效也很好,没有见到过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意见建议:建议你服用甲亢药物期间定期监测血液里的白细胞,白细胞低于三点零以下,停止服用抗甲状腺的药物,利可君可以作为常规使用,但是当白细胞在常规服用的情况下也减少的时候,就需要加量。
有用0
赵萍 医师 内科
擅长: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
已帮助用户: 5
问题分析:甲亢亦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等等。
意见建议:您平时要禁忌烟酒,少吃海产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银耳,红枣,菌类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您早日康复!
有用0
赵萍 医师 内科
擅长: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氏病等
已帮助用户: 179563
问题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临床上表现以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明显升高,促甲状腺素减少为特征的高代谢症候群。严重者甚至表现为高热等甲亢危象。
意见建议:对于甲状腺病的治疗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以免由于治疗不规范以及服务不周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甲亢用药甲巯咪唑片多久有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甲巯咪唑片用于各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巯咪唑片代谢快,起效也快,一般用药2-4周病情就会得到明显改善。服用甲巯咪唑片,容易降低白细胞及伤害肝功能,所以在口服甲巯咪唑片的同时,需要定期复查肝功及血常规。
同时在治疗期间注意清淡低盐饮食,减少高蛋白、高热量、刺激性、生冷食物的摄入。还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表现为代谢率增加,多食,消瘦,乏力,心率快,容易激动等症状,需要积极治疗,需要化验一下甲状腺功能,看一下是否有游离甲状腺素升高,就可以确诊是否甲亢,如果是甲亢,需要尽早使用抗甲状腺素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甲亢吃赛治一天吃两次在早晚各吃一次就可以。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应用赛治疗一般用药后很快就开始起效,但由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是比较慢的,如果治疗效果比较好,一般在1到3个月临床症状能够明显的改善,甲状腺功能也会相应的变好。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甲亢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吃药多久检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对于初期的病人来说,服药的头三个多月要进行血液检测每周一次,肝功能是每两个星期要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是4个星期到6个星期要检查一次。三个多月后,药物的用量基本稳定,减少了一定的量,每个月可以来做一次肝功能和血液常规,三个月一次,因此,如果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服用药,一定要看具体的病情,看具体的治疗时间。

孙香兰副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甲亢、甲减,都能引发黏液性水肿,因为都是内分泌病,引发的黏液性水肿,都是病理病变造成的。因为黏液性水肿,主要就是体内的黏液性蛋白丢失,和黏液性蛋白的损伤,以及体内的钠水潴留,所以都是造成体内一些肾上腺、皮脂分泌的紊乱。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

因为甲亢患者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硒低于正常人的现象。硒是调节甲状腺激素代谢平衡的重要微量元素。对甲亢患者常规补硒,有利于甲状腺功能紊乱得以纠正,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恢复正常,也有利于甲状腺病情缓解,防止甲状腺癌的发生。

潘永源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糖尿病 甲亢 甲减 妊娠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高尿酸血症 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