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贪食症。

会员48199514 30岁 已回复
关于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需要入院治疗吗。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徐哲 主治医师 湖州市精神病院精神科 三级甲等
擅长:精神科,失眠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 4196
问题分析:你好,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取防止增重的不适当的补偿性行为,如禁食、过度运动、诱导呕吐、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代谢加速药物等。
意见建议:对于贪食症患者要根据病情的特点和程度决定是否住院治疗,如果对自己的这种冲动完全不能控制的话,建议尽早的住院接受治疗,目前这种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为主。
有用0
贾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太原市尖草坪区晨露阳光心理咨询服务部心理诊所 心理咨询
擅长:童年社会功能障碍,儿童孤独症,小儿孤独症,心理障碍...
已帮助用户: 4664
心理分析:你好,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是根据病情症状决定的,轻度的贪食情绪通过心理治疗如厌恶疗法是很快治愈的。
心理指导:你好,一般是选用心理治疗,向病人介绍心理治疗的意义,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使患者能够自我成长,正确对待挫折与困难。向病人反复宣教贪食、禁食、导泻、减肥对躯体的损害,以及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厌恶疗法是治疗此症状的方法。
有用0
关注
袁晓吉 上海宝冶集团心理诊所
擅长:情感障碍
已帮助用户: 3828
心理分析:你好,贪食症是否需要入院治疗是根据你的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的,这在你去做检查时,你的主治医生会对这个问题做出判断。
心理指导:贪食症导致的心理原因很多,背后有强烈的心理需要。所以,建议能同时配合心理咨询,能调整你内在的情绪和认知行为,能真正解除致病的机制
有用0
关注
何峻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诊所
擅长:心理障碍,情感障碍,童年社会功能障碍,小儿情感交叉...
已帮助用户: 6473
心理分析:不一定,如果家人能够帮助患者按时定量地进食,可以在家进行治疗。
心理指导:治疗要结合药物和心理咨询一起进行,缺一不可,而且要尽可能减少外界刺激,祝早日康复!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所说的贪食多为神经性贪食,该疾病通常会发生在18岁以上的人群,都会在暴饮暴食之后,采用一些手段,如腹泻,或者过度运动来抵抗体重增加,严重会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的具体状况,因此两岁左右的孩子不会是该疾病。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问题分析:你好,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并伴随防止体重增加的补偿性行为及对自身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冲动性地暴食,继之采取防止增重的不适当的补偿性行为,如禁食、过度运动、诱导呕吐、滥用利尿剂、泻药、食欲抑制剂、代谢加速药物等。
意见建议:对于贪食症患者要根据病情的特点和程度决定是否住院治疗,如果对自己的这种冲动完全不能控制的话,建议尽早的住院接受治疗,目前这种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为主。

徐哲主治医师精神科湖州市精神病院已帮助用户:4196
擅长:精神科,失眠等疾病

病情分析:在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是极为重要的,应以其为主,药物为辅.治疗中除并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外,常采用认知一行为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从病人的进食问题入手,不断纠正其异常行为及观念.此治疗在门诊或住院皆适用.



意见建议:

李谨内科山东省中医院已帮助用户:81855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意见建议:药物 还是不要私自吃 去看心理医生 虽然 药物治疗 是很必要 但是 心理治疗的辅助 也很重要 你需要一个 正规的医生帮你理清的发病原因

李姝凤妇产科河北省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60878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心理分析:贪食症是一种异常的进食行为,呈发作性,一旦想进食,难以控制,又担心自己的体型发胖,自己催吐。
心理指导:厌恶疗法,当自己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想吃东西,你就想象马上要吃的食物是粪便,最好有画面呈现,持续几分钟。这样你就对食物产生了厌恶,从而避免了无效的进食。

赵艳华心理诊所辽东学院医学院已帮助用户:3039
擅长:心理障碍,情感障碍,产后抑郁,心理性性功能障碍,考后综合症,严重情绪障碍,场所恐惧,心境不良,对生活丧失兴趣,儿童离别焦虑


心理指导:你好,很多的厌食症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内心当中的焦虑是你会不停的产生一种“饥饿感”。建议你可以接受专业医师面对面的指导,平时多做做身体锻炼,也可以慢慢的放松下自己的情绪,制定好每天饮食计划,在其他时间有想要吃东西的冲动就要及时的做一些事情转移你的注意力。

马翀宇心理诊所个体心理咨询室已帮助用户:15217
擅长: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焦虑症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