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焦虑抑郁4年,吃了很多药没有作用,可否进行MECT电疗治...

匿名 19-29 已回复
我06年在我们本地接受治疗,医生给我打了一针氯硝西洋注射液,之后便出现,极度焦虑,想要***,后经输抗焦虑液体吃药有所缓解,之后出院主要吃齐拉西酮,利培酮,阿普唑仑,没多大作用以旧焦虑,之后全部停药,曾经极度焦虑,只想睡觉,后逐渐趋于缓和,但焦虑抑郁一直伴随着我,后又服用帕罗西汀一年,仍未有疗效,请问医生我做MECT电疗是否可行?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易城辉 医师 于都人民医院外科 二级甲等
擅长:外科、心胸外科
已帮助用户: 56397
您好!焦虑症在人群中患病率高,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焦虑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治疗焦虑症最常用的药物为苯二氮卓类,其中以安定最为常用.谷维素和维生素B1均属神经营养药.前者具有调整间脑机能,激活与植物神经系统有关的视丘下部和边缘系统,改善植物神经失调及内发泌平衡障碍的确功效;后者参与机体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正常机能。建议您治疗看看,如果不行再考虑做MECT电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如果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学习和工作,则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以期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的焦虑抑郁患者和轻度焦虑抑郁患者心理治疗效果佳。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临床用药发现平均是3个月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病人可能1个月左右的时间,抑郁症状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甚至消失,而有的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达倒临床恢复。抑郁症的治疗分为3个时期,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的治疗,急性期的治疗目标主要是使比病人的抑郁症状明显的缓解或者消失,大概需要1-2个月的时间。

刘强副主任医师精神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帮助用户:0
擅长:失眠,紧张,焦虑,恐怖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婚恋问题,人际交往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可以采取药物、心理、物理等综合性治疗的手法。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患病后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治,避免因为抑郁症的问题而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损害,造成其他疾病的发生,影响正常生活的进行。不要单纯使用药物,平时要注意自身的调节,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饮食清淡,适度锻炼身体。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艾灸是种身体自调的一种治疗方法,我们用艾灸的方式调整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也就是说,如果患者阴虚阳亢和肝郁,用艾灸可以调整到阴平阳秘,疏肝理气。配合我们自身的心情调节可以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王燕主任医师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同时擅长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眩晕,耳鸣,失眠,食欲不振,周身乏力,水肿,尿频,便秘等。

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患者可出现抑郁症症状并伴有焦虑状态,如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和不安全感,同时还会伴随心慌、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患者想用中药来治疗该病问题,建议选择对症选用药物,如同仁堂巴戟天寡糖胶囊。
焦虑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辨证论治后,患者可以服用中药进行治疗。例如同仁堂巴戟天寡糖胶囊,该药是一种中药制剂,含有巴戟天低聚寡糖,可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证者,症见抑郁情绪、心绪低落、失眠多梦、疲倦乏力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治疗。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精神科回龙观医院已帮助用户:26
擅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与催眠疗法相结合的方法、叙事疗法,针对情感困扰、婚姻家庭关系、夫妻治疗、性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网络成瘾、焦虑恐惧、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尤其对自知力恢复、对心理过程充分理解、增强自我掌控力方面,帮助尤为明显。

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现象,临床上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全面调理。
多因恼怒伤肝,引起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从而上扰心神引起的失眠现象。临床上可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能够起到疏肝泄热,辅以安神的功效。亦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能够起到疏肝解郁,理气畅中的功效,可以配合酸枣仁,远志,茯神等药物养心安神。同时可以配合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推拿,耳穴压豆,耳尖放血及足浴等能够提高治疗疗效。
平时要保持心情上的舒畅,避免过度紧张,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要避免肝郁气滞,气滞化火从而加重失眠的现象。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舒适,睡觉前不要吸烟,喝酒喝浓茶等。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