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会员43353138 23岁 已回复
老公吵架之后发现上腹部难受,好像有气,老是想叹气,饭前饭后都难受,饭后难受多一点,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得了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黄丽映 护士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 三级甲等
擅长:妇科病,糖尿病等
已帮助用户: 4640
问题分析:你好,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关。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如果病人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典型,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即使缺乏病理检查,也要开始治疗。
意见建议:你好,这个疾病是比较罕见,最严重的是血管炎后期引起的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如高血压、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外周神经损伤后遗症等。你一定要引起重视和治疗。夫妻吵架是很平常的事情,互相体谅一下就过去了,毕竟人生苦短,珍惜眼前人。
有用0
关注
赵跃成 梨园屯卫生院中医科 一级甲等
擅长:自汗盗汗,便秘,胃痛
已帮助用户: 309943
指导意见:你好,一般需要就医指导进行输液消炎治疗的,这个时候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注意休息好,适当的运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很重要,祝健康
有用0
相关问答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具体原因如下:
一、主要原因
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多见于35岁,与遗传背景、免疫异常、药物、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
二、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HLA-DRB107、HLA-DRB4是其致病基因,HLA-DRB4与感染的脏器如紫癜、肺泡出血、多发性单神经炎等相关。
2、免疫学遗传学:病人有各种免疫学异常,其中70%的病人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IgE增高,免疫复合物增高,外周学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环境因素:引发疾病的环境因素包括过敏原、感染、疫苗和药物。其中,药物是最重要的,已经有报告说,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发生与疫苗(HBV疫苗)、脱敏治疗、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等相关,而阿奇霉素、游离碱可卡因的应用也是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肉芽肿性唇炎很不好治疗。
这个病症,经常会出现,并且非常的严重。肉芽肿性唇炎的时候,会导致上唇的肿大。从一边的唇形开始浮肿,逐渐的向另一边扩散,在肿大的部位,唇部的粘膜颜色很普通,也不会觉得刺激性,如果用手指按压的话,会出现水肿的症状。最初的症状可以消失。反复发作后,红肿无法彻底消除,需要进行整形。

尹新芹主任医师五官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病、口腔黏膜病及儿童口腔病的诊治,尢其根管治疗及残根、残冠的保留。

肺部炎性肉芽肿不严重,肺部炎性肉芽肿,是肺部一种慢性感染性炎症,长期炎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可在局部形成肉芽肿。胸部X线或CT检查时可见类圆形结节状阴影,临近胸膜也有粘连、增厚。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面部肉芽肿怎么治疗,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具体内容如下:
面部肉芽肿需要明确具体的是什么类型的。如果是由于自身的皮肤被传染引起的,那么只要进行消炎处理即可。可以服用罗红霉素、头孢氨苄等的抗生素,也可以在局部外涂夫西地酸乳膏,也可以配合肝素钠软膏。而异物性肉芽肿、化脓性肉芽肿,则要采取外科切除、电烘干等措施。在避免二次感染的同时还要进行处理。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情况下,婴儿臀部肉芽肿可能是过度使用药物、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内容如下:
1.过度使用药物:若婴儿长期使用含氟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可,激素药物的刺激下在,就可能引起臀部肉芽肿。
2.白色念珠菌感染:若婴儿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便可能导致出现皮肤浅表性感染或深层感染,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后,也可能引起婴儿臀部肉芽肿。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盲肠肉芽肿要做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等检查。
盲肠肉芽肿通常分为回盲部血吸虫病性肉芽肿、盲肠阿米巴肉芽肿。盲肠肉芽肿要做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免疫学检查、核酸检测、肠镜检查、粪便检查等,从而帮助明确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也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善生活质量,合理膳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力。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