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穴和左右脸夹长痘痘

会员38635030 27岁 已回复
太阳穴和左右脸夹长痘痘您好!我昨天开了副中药是治脸上长的,医生说是肺胃热盛,开了些中药饮片,有白花蛇舌草、白芷、丹参、地骨皮、葛根、黄芩、建曲、姜半夏、蜜枇杷叶、佩兰、山药、山楂、石膏、玄参。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曹瑞红 县医院儿科 二级甲等
擅长:小儿呼吸内科
已帮助用户: 25664
问题分析:痘痘又叫痤疮,多于自身内分泌有关,毛孔感染加重就突然起痘痘。痘痘是由感染造成的
意见建议:,治疗上关键是抗感染治疗,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克林霉素加替硝唑,外用克霉唑凝胶,平时少熬夜,少吃辛辣刺激
有用0
相关问答

通常皮肤过敏、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太阳穴长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改善。
1、皮肤过敏:患者因进食或吸入过敏原后,导致机体出现变态反应,便可能表现出皮肤丘疹、瘙痒等症状,所以太阳穴长可能是皮肤过敏引起的,建议患者平时注意远离过敏原,还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缓解。
2、痤疮丙酸杆菌繁殖:频繁熬夜造成皮脂分泌旺盛,便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痤疮丙酸杆菌繁殖,进而有丘疹、粉刺等表现,所以该情况也可能造成太阳穴长痘,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还可遵医嘱用药治疗,如壬二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太阳穴总是长痘痘,可能是紫外线照射、细菌感染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到皮肤性病科就诊治疗。
1.紫外线照射:太阳穴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被晒伤,出现急性光毒性反应,如皮疹、红肿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醋酸泼尼松龙片等药物治疗。
2.细菌感染:如果患者日常不注重太阳穴处皮肤的卫生护理,可能会导致油脂长期残留,引起细菌感染,出现痤疮、毛囊炎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治疗。
患者也可以选择果酸换肤的方式去除痘痘,将果酸均匀涂抹在局部皮肤,促进老旧角质的剥脱,加速角质细胞及部分上层表皮细胞的更新,一般需要1500-2500元,7-10天可见效,效果可维持1-2个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痘痘一般指痤疮,太阳穴长痤疮可能是内分泌失调、感染痤疮丙酸杆菌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对症治疗。
1、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可能会抑制卵巢功能,从而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改变,雄性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腺增大和皮脂分泌增加,造成患者太阳穴长痤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乌鸡白凤丸、振源片等药物来治疗。
2、感染痤疮丙酸杆菌:患者感染痤疮丙酸杆菌,会导致毛囊皮脂腺出现慢性炎症,主要以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来治疗。利用彩光的光热治疗技术刺激皮肤,缓解痤疮,价格取决于医院等级、地区消费水平等,大约为3000-5000元。

王晓彦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天坛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银屑病、玫瑰糠疹、多形红斑、光敏性皮炎、虫咬皮炎、色素异常性疾病、药疹、结缔组织病及性病的诊治。擅长各种皮肤肿瘤的病理诊断。

太阳穴长痘痘可能是肝火旺、枕巾清洗不当、毛巾未更换导致的。
1、肝火旺:太阳穴上长痘痘是由于肝火旺引起的,要想减轻太阳穴上的痘痘,需要降肝火,可以用菊花茶和陈皮、冰糖来调理。
2、枕巾清洗不当:枕头和枕头要经常清洗,因为枕头很容易出油,导致长痘痘。枕头和枕头要经常曝晒,枕头要经常换。
3.毛巾未更换:我们经常用毛巾擦拭脸部,很多人认为每天都对毛巾进行清洁了很干净。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毛巾虽然每天都要用清水冲洗,但是由于毛巾上的细菌太多,很容易引起皮肤的感染,所以最好3-5个月换一次。

张文娟主任医师皮肤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银屑病、扁平苔藓、老年瘙痒病、掌跖脓疱病、真菌病、皮肤疑难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皮肤病

太阳穴是经络学说中的经外奇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主治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病证,当长时间的用脑、用眼后太阳穴处可出现胀痛,适当的按摩可缓解胀痛、解除疲劳、醒神。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太阳穴跳疼可能是精神紧张引起的,人在面临着危险或者内心焦虑、紧张的时候太阳穴容易跳,如果紧张过度,还可能带来疼痛感,有可能是血管痉挛引起的,和环境因素有关。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