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扁平足?

会员2510585 51-65 已回复
足后跟在行走时疼痛是啥病?怎样治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谭常志 医师 湘潭市东岳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二级甲等
擅长:妇产科相关的疾病
已帮助用户: 83608
本病轻、中型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以往曾提倡赤足在沙滩、草地上行走,训练小腿及足部肌肉,增加对足跗间关节的稳定作用和提高足纵弓。也曾推荐穿各种矫形鞋,希望矫正扁平足。但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扁平足并没有矫形作用。只能减轻局部不适和疼痛。因此,对有症状的中、重型扁平足、年龄在10岁以下者,可采取被动或主动牵伸小腿三头肌、缓解因该肌痉挛所致的小腿及足部不适。穿鞋底后内侧加厚0.3~0.6cm的Thomas矫形鞋,或在鞋底内面加一厚0.5~0.75cm的足纵弓支持垫,均能减轻或消除疼痛和不适,但无矫形作用。   若非手术治疗不能解除疼痛,且影响负重行走和穿鞋的中、重型扁平足,病人年龄>10岁者,则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治疗方法有肌腱移位、韧带紧缩等软组织手术,也有跗间关节融合,三关节固定和跗骨截骨等骨性手术,但是,单纯软组织手术、单个跗间关节融合术因疗效不好,已被摈弃。目前多倾向于软组织和骨性手术联合应用,其疗效则明显提高。   通常依据X线片测量,确定足纵弓下降的部位后,选择手术方法。
有用0
关注
翁乃璟 医师 河北邢台威县第什营卫生院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妇科
已帮助用户: 86177
你好,扁平足预防措施:有遗传倾向或经常站立工作者,要常用足底外缘着地练习行走,避免足部长期处于一种姿势。防止疲劳。适当的跑跳动作有助于锻炼足部肌肉,减轻韧带负担。穿有跟的鞋或在鞋的中部加一个薄垫。少数病人经各种非手术疗法不见效者,可行三关节固定术。
有用0
相关问答

儿童扁平足的矫正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儿童患有扁平脚,可能是先天原因引起的,可以进行一些后天的运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个好的姿势,同时要进行针灸,对于扁平足,可以进行整形外科。儿童的恢复力很强,需要及早进行处理,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外力矫正,手术治疗包括软组织肌腱松解重建、截骨矫正等,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先天性的扁平足需要采取保守疗法,有必要时需进行手术。
先天性的扁平如无特殊症状,只是走路距离较远,有部分疼痛的症状,可采取保守治疗,平时要多注意多休息,尽量不要过于劳累。可以进行屈曲的足指功能训练,在步行过程中,可以利用脚尖进行步行。可以通过矫形鞋和整形鞋底来进行正确的矫正。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保守疗法,可以考虑做外科手术。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如果是在成年人发生X形腿或O形腿,可以进行截骨治疗,也就是手术截骨,可以在股骨远端进行楔形结果,也可以在胫骨近端实行楔形截骨。
如果用截骨术矫正关节的中央和下肢的负重线,可以使腿部伸直,从而使膝关节内翻和膝关节外翻的情况得到缓解。对于扁平足,可以通过纠正足垫足弓来进行纠正,从而避免出现严重的扁平足。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扁平足首先是可以选择矫形鞋固定的,其次如果严重还是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觉得除了扁平足以外,还要考虑有没有局部的跖筋膜炎,可以应用非甾体及舒筋活血类药物治疗,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及持重,避免局部受凉及过度劳累。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扁平足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日常护理等进行治疗。
扁平足是骨科常见的足部畸形,以足弓降低或消失为特征,多发于青少年。早期发现扁平足非常重要,应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防止发生不可逆的骨关节病变。足垫是非手术疗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它能减轻疼痛,也能支持足弓,改善脱位关节的位置。此外,穿一双硬底鞋能给足底提供有力的支撑。踝关节病变的患者可以穿着走靴来缓解症状。

刘凤岐主任医师外科北京友谊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足踝外科,足跟痛、脚掌疼、拇外翻、平足等等。

足外翻和扁平足其实都是一种疾病。对于该病,在婴儿期的初期,可以采用矫形的支架进行治疗,病情发展快,畸形严重,可以进行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的成人。手术的基本原则就是对痉挛的柔软组织进行松解,或是对损伤的软组织进行修补。此外,对于某些类型的骨性变形,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整形,例如进行截骨的外科手术,或是通过关节融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大多数此类病症的处理效果都会很好。建议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