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急性下壁心梗指心脏下壁出现梗塞。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心脏下壁出现梗塞的患者一般会导致右冠状动脉梗塞,进而出现胸痛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均为急性下壁心梗的危险因素,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一般情况下,当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不管是哪一种,都要立即进行抢救。
院外病人要马上躺下并呼叫120。医院病人要积极与医师合作,其治疗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立即减轻心肌缺血,二是防止出现致命或再次心肌梗塞。可以马上进行经皮冠脉的介入手术,病情较重的患者也可以进行搭桥手术。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清淡饮食,同时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急性下壁心梗可以通过手术、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抗血小板治疗是为了防止再出现血栓,以抗血小板、开通血管、保持血管通畅为主要原则。但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由于右冠脉堵塞,容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容易导致低血压,这时候要尽量减少使用硝酸酯类扩血管药物,适当增加输液量,确保患者的血压,如果有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植入临时起搏器。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临床情况,在医生的面诊指导下进行。
一般情况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需给予加强补液治疗,还可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或者溶栓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给予加强补液治疗: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补液治疗。可在专业医师建议下,使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等强化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抗炎治疗。
2.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或者溶栓治疗:对于病情许可的患者,建议尽早的开通病变血管,让血管再通,尽量减少心肌坏死的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可以通过药物、手术进行治疗。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如病情较轻,应尽早进行静脉溶栓,疏通血管,缓解病情。有条件的医院必须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狭窄的位置和严重程度,以便尽早使用支架,提高病人的预后。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心梗的并发症,如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等。如果是心梗,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也可以服用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来稳定斑块。
下壁心肌梗死,是下壁心肌缺血的改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而严重。下壁心肌缺血坏死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表现。临床上一般有严重胸痛,持续,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