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说我是缺铁性贫血,让我去药店买升血灵颗粒,说医...

会员21262242 5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大夫说我是缺铁性贫血,让我去药店买升血灵颗粒,说医院也没有这种药,但我跑了许多药店都说没有,我是齐齐哈尔人,应该去哪里才能买到这种药呢???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缺铁性贫血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哪个药店才能买到??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同山 医师 保密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555
问题分析: 你好,如果临床上确定是缺铁性贫血的话,只要积极治疗临床预后是非常好的。
意见建议:建议除应用药物外(补充铁剂),饮食上多食青菜,含铁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猪血等,药物补充铁剂就行啦,没必要只认这一种药物。
有用0
关注
衣玉品 医师 威县固献乡卫生院中医科
擅长:夜啼,感冒,鹅口疮
已帮助用户: 262278
指导意见:建议除应用药物外(补充铁剂),饮食上多食青菜,含铁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猪血等,药物补充铁剂就行啦,没必要只认这一种药物。
有用0
关注
陈静思 辽宁医学院妇产科
擅长:妇产科疾病 消化道疾病
已帮助用户: 17317
问题分析: 可以口服富尔血口服液,同时还可通过膳食调养,达到补血强身的功效。
意见建议:在添加辅食中多食含铁多的食品,如含铁的米粉,猪肝泥,等;或予铁剂糖浆口服,同时给予维生素C,这样便于铁的吸收。
有用0
秦法军 医生会员 邢台人民医院内科
擅长: 神经内科、肾内科
已帮助用户: 34939
问题分析: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可以用补铁口服液的,平时多吃菠菜,
意见建议:动物肝脏一类的比较好的,或者用阿胶补血口服液也行。
有用0
相关问答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是铁摄入不足或排泄过多所致。日常生活中要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瘦肉、菠菜等,以增加铁的摄入量。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中度缺铁性贫血会出现的症状有脸色苍白,心悸,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身体乏力等,在学习工作的时候也会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也比较迟钝,手脚也有发麻,浑身发冷等症状,要及时进行缓解。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孕妇会患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如下:
很多孕妇容易患缺铁性贫血,这是由于孕期要满足自身和胎儿发育的需要,因此孕期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孕期如果从食物中获得铁不足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孕期贫血,需要及时纠正,不然会影响到胎儿和准妈妈的健康,严重的会导致胎儿发育停滞、低出生体重等,可能还会造成孕妇容易出现早产等情况。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孕妇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
孕妇在怀孕的中晚期,可能会因为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所需,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多吃一些补铁的食物,或者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一些铁剂就可以改善。以此来避免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孕妇在怀孕的期间的饮食,应该根据孕妇的身体所需而及时调整,以此来预防缺钙和缺铁的情况。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正常情况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如下:
儿童们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而在孩子中,这是最普遍的就是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首先会面色苍白、头痛、胃口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皮肤干燥、唇部炎症、舌炎、夜间哭泣、烦躁等,严重会智力发展障碍。其次儿童运动能力降低,原本活跃的孩子会变得懒惰,经常躺在病床上,稍微运动一下,就会有很大的消耗。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储存铁缺乏引起的,造成血红蛋白减少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发病原因:1先天性储铁不足,一般是早产儿,双胎,胎儿失血。2铁摄入不足。生活中食物铁供应不足。以及未经过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喂养婴儿,还有年长儿偏食常致缺铁。3生长发育快,早产儿生长发育一般也更快,其铁需量相对增多,易发生缺铁。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