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手段。局部大块切除是根治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即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甚至牺牲一些肉眼看来是正常的器官,对于邻近肿瘤的神经应尽量做追踪性切除。术中应配合冰冻切片检查周界是否正常。原则上腺样囊性癌做腮腺全切,考虑到腺样囊性癌具有较高的神经侵犯性,对面神经的保留不宜过分考虑;颌下腺者至少应行颌下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考虑做上颌骨次全或全切除术,如已侵犯腭大孔,应连同翼板在内将翼腭管一并切除,必要时可行颅底切除。
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10%左右,但直接侵犯远较瘤栓转移为多。Allen及Bosch通过对腺样囊性癌的区域淋巴转移的研究,认为所谓淋巴结转移都是肿瘤直接长入淋巴结,其周围软组织都有瘤细胞浸润,未见瘤栓转移的病例。因此腺样囊性癌患者不必做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性或晚期肿瘤除做广泛切除外,术的可配合放射治疗。有些解剖部位手术不能彻底时,也需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手术配合放射治疗有可能减低复发率。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例,也可以采用放射治疗控制发展。以往认为涎腺恶性肿瘤对放射线呈抗拒性,近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腺样囊性癌对放射是敏感的,但单纯放疗不能完全治愈。
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也可配合化疗,以减少复发。化疗主要用于配合手术治疗或姑息治疗。据skibba及Bueld报告,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5-Fu、阿霉素、丝裂霉素联合化疗,有的可使转移灶完全消失。单一用药以顺氯胺铂最好,有效率37.05%。
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以及外科手术是否切除彻底与预后直接相关。腺样囊性癌局部易复发,多次复发常远处转移。死亡主要原因是局部破坏或远处转移。肿瘤发展慢,即使复发亦可带瘤生存多年。不少学者认为,判断腺样囊性癌预后应以10年为限。据spiro报告242例大、小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5、10、15及20年生存率分别为63%、39%、26%及21%。国内马大权报告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4%、36.7%、14.3%。发病部位不同其预后也不一样。发生在腮腺者预后较好,小涎腺次之,颌下腺、鼻腔、副鼻窦者最差。spiro报告的242例患者的10年治愈率,腮腺为29%,口腔小涎腺23%,颌下腺10%,而鼻腔及副鼻窦仅为7%。
腺样囊性癌是来源于腺体的一种恶性肿瘤,最常发生部位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等部位。其是低度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此种肿瘤容易沿着神经生长,以及血行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可能是肺、骨骼,这些都是经过血行转移来的;其容易沿着神经生长,比如沿着舌神经和面神经生长。
化疗需要4-6个疗程,需要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其毒副作用较大,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配合采用中医治疗,中医中药有扶正祛邪,补气养血的功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化疗与中药全用,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使病人耐受治疗,同时有疗效相加之功效。
腺样囊性癌是来源于腺体的一种恶性肿瘤,最常发生部位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等部位。其是低度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此种肿瘤容易沿着神经生长,以及血行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可能是肺、骨骼,这些都是经过血行转移来的,其容易沿着神经生长,比如沿着舌神经和面神经生长。
腺样囊性癌也称为圆柱状腺癌。大多数人认为肿瘤来自涎腺导管或来自口腔粘膜基底细胞。手术的正常边缘应比其他恶性肿瘤扩大。手术时应进行冰冻切片,以判断周围组织是否正常。术后放疗常常需要杀死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术后化疗可预防血行转移。手术切除仍是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局部肿块切除是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
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腺体的恶性肿瘤。在口腔颌面部各个腺体中,舌下腺和小涎腺的发病率最高。颌下腺发病率次之。腮腺发病率最低。腺样囊性癌的恶性程度比较高,常常沿着神经、血管、肌纤维等纤维组织生长。所以该肿瘤的范围不好确定。它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常转移到肺。但腺样囊性癌的病人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鼻腺样囊性癌这个早期发现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做手术。这个复发几率比较高,在术后还要很注意护理。中医中药治癌可减轻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要注意休息可以适当的去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