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持续低烧

会员1420252 33 已回复
因有早博心悸心跳过速住院治疗,确定为病毒性心肌炎打了几天后出现持续低烧现象,而且在院打针期间也是低烧没缓解,共住了18天院出院后吃药静养治疗,低烧现象未改观,我该咋办,医生说体温不超过。37:2没事,但一直是低烧也不好吧,常是。37:1左右,我该咋办?请专家指点。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伟斌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作为患儿的家长,应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并注意生活上的护理
有用0
张宇清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的诊治。
我也是心肌炎之后总是低烧,你好了么,有什么好方法么
有用0
郭海平 主任医师 大名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疾病及心脏介入治疗。
心肌炎的治疗注意休息很重要。建议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保护心肌药物对症治疗。防止感冒对于心肌炎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有用0
相关问答

心肌炎会持续低烧。
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通常有原发性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呕吐、咽喉痛、腹泻、肌肉酸痛等。在病毒患者中,心肌炎的症状发生在病毒感染后1-3周。病人可能会出现低烧,心肌炎患者需注意防护,避免二次感染。当出现反复发烧时,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避免疲劳,防止病毒和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饮食上注意营养丰富,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通常情况下,病毒性心肌炎应注意日常护理。
第一种病毒性心肌炎应积极配合,通常情况下要住院,由于心肌受到病毒侵袭,有时会出现病变,因此要住院进行抗炎、抗病毒、营养心肌等规范的治疗。
第二点,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维生素。
第三种是要多休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来调理自己的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可见心悸、胸闷、乏力、气短、面色苍白、肢冷、多汗等症。常继发于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腹泻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之后,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患者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然后患者需要就医检查,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扩大;心电图示I、Ⅱ、aVF、V5导联中2个或2个以上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以及其他严重心律失常;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心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多为病毒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腹泻、心慌、胸闷等,主要表现为肠胃部及上呼吸道病毒。
1、卧床,注意保持充足的水份和维他命,注意保暖;
2、服用滋阴药,如黄芪,可改善心肺气虚,提高免疫功能;
3、口服清热解毒的药,用于治疗由肠炎、流感等引起的感染、心肌炎。具体的使用方法要根据临床情况,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有以下几种:
1、要求病人在床上静养,以减少心脏负担;
2、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食品,以确保充足的营养;
3、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要注意控制食盐摄入量,避免出现钠过多的情况;
4、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必须在床上躺着,不能下床、只能在床上大便、在大便时尽量不要用力;
5、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通过吃一些镇静剂来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心脏的康复;病人出院后要注意自身的着凉和着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局限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病毒性心肌炎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如果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会降低,可能会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导致病毒性心肌炎,这种情况可以治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要多休息,多饮水,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疲劳,要经常进行检查。大约5%会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心肌损伤等症状,进行相应的诊断。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