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患者,现服用波利?您...

会员17760562 44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您好,我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患者,现服用波利?您好,我是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患者,现服用波利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分散片,我担心这些药物对各脏器有损伤,想服用中药调理(山香益心舒片)中西药能同用吗?请帮助。。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梁友和 医师 岳阳市中医院中医科 三级甲等
擅长:颈椎病,腰椎疾病,疼痛
已帮助用户: 5406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你上面所描述的情况,你现在的情况是必须用药物配合治疗才可以的了
意见建议:建议你还是不要过分担心的了,这些药物对你心脏都有好处,没有什么副作用的了,祝你健康
有用0
尹泽广 医师 新疆第九运输公司社区门诊内科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 164373
问题分析: 你好,我是你的健康顾问,根据你提供的病史,目前主要问题是冠心病、急性心梗、支架植入术后,目前使用药物较规范,建议继续使用。
意见建议:1.目前使用药物较规范:波立维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 2.半年至1年复查冠脉ct或造影。 3.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 4.可以配合中药,但能减少西药。 5.中药汤药效果更好。
有用0
相关问答

急性心肌梗死做支架的利弊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做支架可以及时疏通梗塞的血管,有效恢复血流,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使死亡情况减少;但是,急性心肌梗死做支架的手术风险比较高,费用比较昂贵,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建议患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治疗。
术后,患者要遵医嘱定期复查,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指征有两种:
1.狭窄程度:70%或更高时,应采用支架,因大部分病人的动脉已被彻底阻塞,需要进行介入手术,少数病人可以自行溶解。由动脉本身的抽筋所致的心肌梗死,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干预。
2.血管的狭窄部位:如果是血管的末梢、小分支,90%以上的血管阻塞,可以不做手术,但如果是左侧的血管,50%的血管阻塞,需要进行手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胸痛的主要特点如下:
在心前区的疼痛或憋闷感,会在胸骨后方向左下方进行蔓延,直至到左侧肋骨和上腹部;向上方向可以蔓延到左侧的肩膀、后背、口腔、面部、头部和左上肢,这些部位都会有拉伸样、压榨性和绞窄性、挤压感的疼痛。疼痛时间通常在三十分钟及以上,持续较长,且患者经过休息或硝酸甘油口服后,并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在出现心肌梗死后,心率、血压、脉搏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心动过速、心悸、胸闷、气短,伴随胸痛的症状,症状严重时,患者的憋闷感、濒死感会很明显。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饮食安排如下:
1、病情稳定患者:在保守治疗或介入手术治疗,病情逐渐稳定的患者,要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注意饮食均衡,不要暴饮暴食;
2、其他:正在接受治疗且胸痛症状未缓解或等待介入治疗的患者,应该禁食。
建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很重要,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急性期患者要接受医务人员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会很不舒服,主要有胸闷、胸痛、气短、憋闷等症状。患者会很紧张,而治疗的重点是让患者安静下来。由于患者越是焦急,心肌耗氧量就会增加,心肌梗塞的复原就会变得困难,因此,安抚是非常必要的。
2、如果患者的情绪过于紧张,可以使用镇静剂。
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低血氧时,应给予患者输氧;同时要让患者的家人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果病人出现便秘或者其他肠胃问题,会导致心肌梗死的病情恶化。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做支架是血管再通术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S段高、12个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必须尽快进行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手术,以便尽快打通堵塞的动脉。经介入手术置入术后,90%的病人血液流量已达3级。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时间为12~24个钟头,伴有休克、血压下降,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则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