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指数偏高常是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出现水平偏高的情况,提示肝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厌油腻等症状,如有经常熬夜、饮酒、吸烟等习惯,还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加剧肝功能受损。平时可服用护肝片或药物,并调节生活习惯以养肝护肝。
护肝片有保肝降酶、清肝利胆、改善肝功能异常的作用,经常熬夜的人群可以适当服用护肝片。部分护肝片所含水飞蓟宾成分,有保护肝细胞酶系统,提高肝脏解毒能力,减少肝细胞受损的作用,辅助养肝护肝的效果较佳,如健安适。如为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肝功能受损,则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博路定恩替卡韦片、韦立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轻肝损伤。
此外,经常熬夜的人群需注意调整作息习惯,避免晚睡晚起,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平时戒烟忌酒,多食清淡营养的食物,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心肌缺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由疾病因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多与冠心病等心脏病有关。
心肌缺血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血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无法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状态。心肌缺血可能是因为情绪波动过大、重体力活动等因素引起的一过性的心脏血氧供需失衡,若不存在器质性病变,这种情况通常在情绪稳定后或通过休息即可恢复。也可能是由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的心脏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发现心肌缺血问题,需及时就医干预。患者可选用通心络胶囊,该药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降低心肌缺血的程度,减小心肌缺血的范围,减轻心脏损伤,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缓解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基础用药。
肝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这些指标水平的异常波动多与长期饮酒、慢性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等因素有关。护肝片可有效降低转氨酶水平,辅助调理肝功能,因此服用护肝片对于养肝护肝是有用的。
吃护肝片有用吗?
护肝片可促进肝脏解毒酶活性,增强肝脏对有害物质的代谢能力。目前诸如健安适这类成分中含有水飞蓟宾的护肝片,均有一定的辅助养肝护肝的作用,可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用。另外,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等肝病患者,在服用护肝片期间,还应根据个人情况尽早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包括隆森安络化纤丸、易善复多烯磷酰胆碱胶囊等,肝病患者应积极治疗,以免病情发展影响健康。
除护肝片外,日常饮食对于肝脏维护也格外重要。
该怎么护肝?
建议适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橙子、猕猴桃等,其所含维生素利于肝脏修复,而膳食纤维则能促进消化、改善脂质代谢,这对保护肝脏健康也有一定效果。
颈动脉斑块的症状多样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在初期,斑块较小或未对血流造成影响时,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然而,随着斑块逐渐增大,可能阻塞颈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头晕或眩晕,这是由于大脑短暂性缺血缺氧所致;视力模糊或一过性黑矇,可能与眼部供血减少有关;肢体无力与麻木,通常出现在一侧肢体,可能是脑部血流减少的反映;言语不清,由于语言功能区位于大脑,脑供血不足可能影响语言中枢所致。
对于颈动脉斑块的治疗,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同时,也可服用通心络胶囊这类中成药,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其破裂引发脑梗死。同时,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预防新的斑块形成,保护患者的心脑血管健康。
颈动脉斑块若不及时控制,会增加脑梗死风险,因此,对于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人群,应注意观察,如果出现上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早期冠心病的治疗关键在于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
对于早期冠心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这些日常行为对于冠心病的防治都有着积极作用。在药物方面,患者可选用能够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通心络胶囊。该药是一种中成药,安全性良好,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血管,修复已经受损的血管内皮,让斑块没有形成的环境,预防新的斑块形成,可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效改善冠心病引起的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通心络胶囊或其他药物时,务必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以综合方式为主,包括去除诱因、针对病因及对症支持治疗,可通过药物及手术这两种方式加以实现。
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RAAS抑制剂等,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中指出,RAAS抑制剂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加上β受体拮抗剂是治疗慢性心衰的“黄金搭档”,在治疗效果上尤为显著。
但西药治疗慢性心衰,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疲乏加重等情况,并非治本之法。故也可考虑选择中成药治疗,如芪苈强心胶囊,该药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三重功效,能够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动力,对于消除慢性心衰症状,加强预后效果有积极效用。
另外,对于存在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患者,通常需考虑手术方式治疗,建议患者定期复查,遵医嘱做好日常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