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冻伤的患者,可以通过涂抹药膏等方式治疗。
冻伤是由于暴露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身体组织遭受冷温度影响而引起的损伤。若不慎冻伤,应尽量远离寒冷的环境,进入室内或避免进一步接触寒冷的物体,并采取保暖措施,如用温暖的水浸泡受冻的手或脚。但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或直接对受冻的部位使用热源加热,或是摩擦、揉捏或按压冻伤部位,以免加剧损伤。
冻伤后通常会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破溃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冻伤膏局部外涂,如京万红软膏。该药物为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等多种功效,使用后可减轻冻伤所致的皮肤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促进创口收敛、结痂。
被烧伤的患者需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选择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就医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在第一时间,患者需要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患处,以带走局部热量,减轻对皮肤的疼痛和热损伤,并减轻创面的深度,有利于后续的治疗。对于一度烧伤的患者,可采用药膏局部外涂,如京万红软膏。这种药膏具有凉血、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促进患处的快速愈合。可对于中小面积的二度或三度烧伤者,可能出现局部感染的情况,而该药膏还具有消炎、提脓祛腐的作用,可使感染污物及痂皮溶解脱掉,促进创面愈合,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减轻创面扩大的程度。
对严重烧伤者,应就近前往医院的烧伤科进行进一步治疗,同时不要进行创面包扎或涂药膏等措施,以免发生感染。
电烧伤在临床皮肤科十分多见,具体治疗需根据患者的伤口大小以及严重程度来判断,不可一概而论。
通常来讲,如果患者出现的电烧伤创口不是特别严重,只是存在明显的灼痛以及皮肤发红现象,患者可用冷水持续性地冲洗或是用冰块冰敷创面,可改善皮肤灼烧感以及疼痛感。但如果患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外伤炎症以及皮肤积液渗出,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外用药物来改善症状,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周围用碘酒、酒精消毒,再使用京万红软膏这类外用药,其具有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等情况,可减轻创面疼痛感,消除局部红肿,再用无菌纱布包裹住创面即可。
手被冻伤之后,需要立即进行复温处理,同时使用活血化瘀的局部外用药膏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
冻伤在冬季比较常见,若出现手被冻伤的情况,需要及时回到温暖的室内,避免再次冻伤。患者可以使用38°C左右的温水浸泡受伤部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和对手部的进一步损害。如果被冻伤的部位发生破溃,皮肤糜烂或溃疡,有不同程度的渗血、渗液,周围皮肤红肿,感觉疼痛等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例如京万红软膏。该药物根据中医传统疮疡理论,采用了地榆、大黄、栀子、红花、冰片等活血止痛的中药材,组方精妙,可发挥活血化瘀、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的左右,可较有效地缓解冻伤后的一系列症状。
天气寒冷时,可以佩戴手套,选择防水、防风的材料,有助于手部保持温暖,不易被冻伤。
耳朵冻伤后可以涂抹滋润皮肤的保湿乳膏,也可以涂抹冻疮膏或抗菌的药膏,还需注意耳部的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
由于耳朵部位的脂肪较少,难以保温,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血管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冻伤。此时可以使用维生素E乳膏滋润皮肤,防止耳部出现瘙痒、干裂的症状。若冻伤后出现冻疮或瘙痒难耐的情况,可以擦一些冻疮膏活血消肿,改善皮肤发红、麻木以及红肿等症状。部分情况下,耳朵冻伤可能引起感染,建议使用抗菌的药膏如红霉素软膏,起到消炎抑菌的作用。此外,可以使用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京万红软膏。该药膏有助于抑制细菌,预防感染,并减轻耳朵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的症状。
用药期间还需做好保暖措施,选择能够覆盖耳部的帽子保护耳朵,以免病情加重。
烧碱烧伤了皮肤应该立即擦干净烧碱,用流水冲洗,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被烧碱烧伤的第一时间,患者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迅速擦拭残留在皮肤上的火碱,确保皮肤完全没有残留物。然后,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烧伤部位20-30分钟左右。烧碱烧伤常常较为严重,建议立即就医就诊,尤其是对于大面积或深度烧伤的情况。根据伤情通常会给予局部药物处理、抗感染治疗或手术修复。
药物上,常用的有京万红软膏,其主要成分为地榆、大黄、冰片等,具有弱酸性,有一定的中和碱性溶液的作用。在烧碱烧伤中,该药物可以消除肿胀、减少渗出、防止感染,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