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和血的区别

会员444372 已回复
肌红蛋白和血的区别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化学结构、存在部位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
1、化学结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都含有一个血红素辅基,肌红蛋白是由一条肽链组成的结合蛋白,而血红蛋白则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等构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部分由两对不同的珠蛋白链组成,形成一个四聚体。
2、存在部位:肌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通常存在于人体的肌细胞中,可以储存氧气。当肌肉活动时,肌红蛋白能够快速地释放储存的氧气。血红蛋白通常存在于红细胞内部,用于输送氧气。
3、临床意义:肌红蛋白与肌钙蛋白一起被用作心肌标志物,可以帮助诊断或排除心脏疾病,并能提示慢性支气管炎、甲状腺疾病和皮肌炎等疾病。当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时,通常表示机体可能缺氧,并且血液浓缩和血容量减少。当人体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时,通常表示身体患有贫血,并需要通过对患者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的进一步确认,积极治疗确定贫血的原因。
有用0
相关问答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尿是指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液中。肌血红蛋白尿可以发生在某些病理过程当中引起的肌肉组织变性,炎症与广泛损伤以及代谢紊乱。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肌红蛋白偏低,实际上就是肌肉的组织成分变少了。肌肉的组成成分变少主要是由于能量供应不足,就是营养比较缺乏,会有肌红蛋白偏低的情况。它代表一种人体的消耗性疾病,比如有的人得了结核、肿瘤,本身吃的饭比较少,导致的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肌红蛋白偏低。

王相华主任医师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各种贫血、造血系统急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熟练掌握骨髓移植治疗,对不明原因发烧及发烧缺陷引起的感染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心梗一般指心肌梗死。通常来说,肌红蛋白高一定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可能会出现肌红蛋白高的情况。但是如果患有心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出现肌红蛋白高的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肌红蛋白是横纹肌内的一种重要成分,当横纹肌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时如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引起横纹肌破坏和溶解,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入血液,随肾小球滤出进入肾小管,产生肌红蛋白尿,可引起肾脏损害。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一般情况下,肌红蛋白是肌肉和心肌中的一种主要蛋白质,当肌红蛋白发生损坏时,会出现肌红蛋白泄漏到人体内。所以,当出现肌损害和心肌梗死时,肌红素含量会升高。肌红蛋白可能会迅速升高,通常在1-2周后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如果是甲减、甲减、肾功能不全等,还可能是因为甲红蛋白升高。此外,肌红蛋白升高还会导致肌红蛋白尿的发生。目前,肌红蛋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主要标志,在心肌梗死后1.5个小时内,肌红蛋白会快速升高,1-2d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肌红蛋白升高的原因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醛固酮血症、肾性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部分肌炎、发热、恶性高热以及剧烈运动以后。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心肌病。

张聪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