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由于大肠黏膜因炎症刺激向肠腔内凸起的一种实质性病理变化,根据息肉的大小可以分为单发性,多发性息肉和结肠息肉病,息肉癌变较低,如果少于一公分以下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在百分之一左右,如在1cm到2cm的癌变率能达到5%左右,大于2cm的息肉癌变率为30%-40左右。小息肉很少有癌变,如果广蒂大的息肉,并且有溃疡的癌变能达到百分之百。
直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发现有要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需要手术治疗的。由于其息肉性质的不同,复发情况以及恶变率的高低均有差别,因此,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术后的情况。
并非所有的腺瘤性大肠息肉都会恶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变的可能性最大。这种腺瘤可以引发腹痛、腹泻、便血,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直到癌变后才被发现。据观察,这种病多在20岁左右发生,33岁左右出现症状,39岁左右癌变,死亡时平均年龄只有42岁。有研究发现,80%的这类病人会出现“先天性视网膜色素性上皮增生”。
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结肠息肉好发部位以直肠与乙状结肠为主。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的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目前为止,结肠息肉的病因不清。有些可能与长期炎症刺激或遗传相关。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还是很多的。
乙状结肠息肉恶变的可能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息肉的外观:息肉是一种很好的息肉,有蒂部,很少会出现恶性息肉;大的、宽基广蒂的息肉,很有可能是恶性的。
二、息肉数目:单一息肉的癌变率较小;同时,多发性息肉也会导致肿瘤发生。
三、根据息肉的结构特征:仅有炎性息肉的恶变率比较低,而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更有可能发展成为乙状结肠息肉恶变。
四、息肉的增长:正常息肉的增长很慢,如果息肉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快速成长,超过2cm,就需要注意肿瘤的发生。比如大肠腺瘤性息肉是由于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过度引起的,其癌。
结肠息肉如果恶变了会长得很快,家族遗传性息肉是早期癌症的表现,有比较大的几率转化为癌症,需要高度重视,发现后及时手术治疗。增生型以及炎症性结肠息肉相对而言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