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是寄居在人体鼻咽部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共有13个血清型,为细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可通过飞沫传播。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
脑膜炎球菌特点形态呈肾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脑膜炎球菌抵抗力弱,对寒冷、日光、热力、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脑膜炎球菌经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潜伏期约1~4天。本病的发生和机体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感。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就是流脑疫苗,并不是乙脑疫苗,不能混为一谈,其实乙脑也就是们所俗称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注射流脑疫苗是为了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所以脑膜炎双球菌是流脑。
脑膜炎双球菌主要致病物质是胶囊,菌毛和内毒素。脑膜炎球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表现为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有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同时有血管周围出血,并有皮肤皮下黏膜及浆膜等局灶性出血。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Nm)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有淤斑、淤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此外,脑膜炎球菌可不侵袭脑膜而仅表现为败血症,其中重者可呈暴发型发作,感染亦可发生于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及眼等部位。
感染的来源可因心,肺,以及其他脏器感染波及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或由颅骨,椎骨,脑实质感染直接蔓延引起,部分病例可以通过颅骨,鼻窦或乳突骨折或神经外科手术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感染,由腰椎穿刺引起的少见。致病菌经血循环侵入蛛网膜下腔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免疫防御,细菌大量繁殖,菌壁抗原成分及某些介导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促使中性粒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一系列软脑膜的炎性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