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心肌梗死位置

会员11621488 已回复
怎么判断心肌梗死位置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判断心肌梗死的位置主要通过心电图上相应导联的ST段抬高进行定位诊断的。V1~V3提示前间隔心梗;V3~V5显示局限前壁心梗;V5到V7之间,I,avL暗示前侧壁心梗;V1至V5暗示有广泛的前壁心梗;
II,III,avF表明下壁心梗;V1~V3、II、III、avF提示下间壁心梗;
V5~V7、II、III、avF提示下侧壁心梗;I、avL提示高侧壁心梗;V7至V8暗示正后壁心梗。
在临床中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例,由于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复杂,医生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这一规则。多数时候是遵循这一规则的,但是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不遵循的现象。
有用0
相关问答

判断心肌梗死的位置主要通过心电图上相应导联的ST段抬高进行定位诊断的。V1~V3提示前间隔心梗;V3~V5显示局限前壁心梗;V5到V7之间,I,avL暗示前侧壁心梗;V1至V5暗示有广泛的前壁心梗;
II,III,avF表明下壁心梗;V1~V3、II、III、avF提示下间壁心梗;
V5~V7、II、III、avF提示下侧壁心梗;I、avL提示高侧壁心梗;V7至V8暗示正后壁心梗。
在临床中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例,由于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复杂,医生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这一规则。多数时候是遵循这一规则的,但是个别时候也会出现不遵循的现象。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判断心肌梗死溶栓是否成功看,首先患者心肌酶的酶峰提前,动态监测患者的心肌酶,会发现心肌酶的最高峰提前数小时,提示血管再通,心肌坏死终止。其次患者出现胸痛的缓解,胸痛较之前缓解80%以上。最后患者出现血管再通的心律失常,比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等。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
1.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可能会出现如胸闷、胸痛、有濒死感等症状。
2.心电图:心电图ST段上升、T波高尖形成单向曲线。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坏死性Q波。
3.心肌酶谱:化验检查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并且有动态变化,最敏感的是肌钙蛋白。
4.冠脉造影:冠脉造影可以看到血管内有血栓形成。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可以从症状、心电图、心脏标志物等方面诊断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症状通常为胸疼痛,多发生在清晨,可以向颈部、左肩、左臂内侧放射;心肌梗死后心电图会呈现特征性的变化,随着心电图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心肌标志物标记为心肌损伤;冠状动脉造影术能直接观察阻塞的动脉,作为核心的检查手段。如果确诊为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相关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后1周内,属急性期,这个时期就是必须有良好的休息,目前还没有绝对卧床休息的要求,但切忌过度疲劳,最多也就是下床活动一下,此种状况仍应以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为条件。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过度劳累,这样才能够让心肌恢复到正常状态。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均不能做劳累活动,以平常走路或做家务为主,这也未尝不可,但切忌过度疲劳,忌情绪激动。如果症状严重,患者一定要坚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和稳定斑块的药物,增加冠脉供血,控制心室率等药,也要经常到医院复诊。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吸烟和酗酒,这样会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通常有改善生活方式、服用药物等。
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是由心脏供血的动脉,也就是冠状动脉,在动脉硬化的同时,还会出现血栓,因此,要想防止心肌梗塞,就必须要防止动脉硬化。一般可以在日常的饮食习惯中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用药物进行调理。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饮食清淡,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利于降血小板、提高血液循环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