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多少才算高

会员11997221 已回复
高血压多少才算高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
在WHO中,如果血压超过140mmHg,而舒张压超过90mmHg,则被称作高血压。1型血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第二类是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包括180mmHg以上和110mmHg以上的舒张压。一般来说,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超过90mmHg时,一般就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就是要定时测量血压,定时去医院复查,然后再根据血压的变化来进行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在WHO中,如果血压超过140mmHg,而舒张压超过90mmHg,则被称作高血压。1型血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第二类是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包括180mmHg以上和110mmHg以上的舒张压。一般来说,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超过90mmHg时,一般就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就是要定时测量血压,定时去医院复查,然后再根据血压的变化来进行治疗。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算高血压。
在一个成年人的舒张压范围在60-90mmHg范围内,收缩压在90-140mmHg范围内是正常的。正常情况下,高血压是以身体循环血管血压、舒张压升高为主要特点,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并伴有心脏、脑、肾脏等脏器的功能及器质性损伤,其中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或者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其判断标准为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或者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高血压,比如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妊娠高血压,按其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如果在孕期发生了较高的高血压,就会导致孕妇出现一些并发症,甚至危及胎儿生命安全。轻度妊娠高血压等,的血压在怀孕20周以后,血压上升至高压140、低压90mmHg,或收缩压高于原基础血压30mmHg,舒张压大于原基础的15mmHg,是轻度高血压。如果孕妇在怀孕后有一个很明显的先兆症状,如头痛、头晕等,这可能是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缘故。妊娠高血压中,是指血压超过收缩压150、舒张压100mmHg的血压,但是没有超过160/110mmHg,是中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严重妊娠高血压,血压高达160/110mmHg,或偏高者,此即严重妊娠高血压。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高血压病表现为静息状态时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对人的生命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需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防治高血压病的发作。且通常需要多次测量才能诊断高血压者,必须根据自己症状,在医生指导下应长期规律地使用一种或几种药,开展联合用药等处理原则。这样才能使降压效果得到有效地发挥,同时也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唯有坚持用药,才能顺利地控制血压,才能降低许多并发症。
此外,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除按时吃药从饮食上和生活习惯上加以调整外,饮食要低脂、低盐、清淡饮食是最主要的,控制体重,恰当运动,要有一个平和、乐观的态度。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高血压通常指以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为主,且超过等于140~90毫米汞柱时,通常可判定高血压。
建议应正确测血压,并且非当天静息至少2~3次后,测得血压增高时方可诊断,而一经诊断后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有关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切忌随便停药。
高血压大部分是慢性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建议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