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以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为多见,股骨颈断裂,此外还可发生桡骨远端断裂和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在临床上还会出现肱骨头与尺侧副韧带等其骨骼方面的疾病,这些都可以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发生后,需积极改进检查,清楚损伤具体范围,如有手术指征,则应该积极手术。
此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症状可能有局部疼痛、畸形等。
骨质疏松症病人常因其骨骼的硬度降低而发生病理性骨折。这种时候,病人会出现以下的一些表现:一是受伤的地方会有持续的、清晰的痛楚,也有局部的变形,例如有脊椎的后弯,运动受到限制。病人会因为痛苦而不想移动受伤的地方。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病人,要到医院复查,确定原因后才能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部位是负重部位为主。
1、胸椎和腰椎比较常见:临床上有腰痛、腰痛的症状,应该做X光片检查,确定有没有脊柱压缩性骨折。
2、常见的是桡骨远端的手、前臂关节:多见于50~60岁的妇女,应引起注意。
3、股骨颈端: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其并发症会更加严重,不管病人有没有接受过外科治疗,一年内死亡的概率有20%。
4、其他:肋骨、肩关节附近、下肢胫腓骨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采用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治疗,所以出院指导具体如下:1、饮食上要做到营养均衡,加强营养,促进康复;2、在营养均衡调节的同时要进行康复锻炼,和肢体的功能性锻炼。3、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吃点钙质和维生素D来补钙,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4、患者年纪大,要预防生活日常跌倒的可能性,跌倒是会导致骨折再次发生的。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复位、固定、功能训练、预防骨质疏松症等,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不会造成局部的伤害,也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患者还需要在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早期的功能训练,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配合。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仅要预防局部的骨质疏松,还要注意预防和控制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脂肪栓塞综合征、坠积性肺炎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检查方法是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短暂的问答,比如:病史,症状等实际情况。再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若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了能明确伤者的受伤情况,患者是需要进行X光片检查,可能还需要进一步CT检查,有一些患者则再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等。一列列检查判断是不是骨折或者判断骨折的类型,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