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是否能下地活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主要看肋骨断裂的次数和发生的时间,如果是一条单根的肋骨断裂,那么就不会影响到运动和下床的活动,但是多发生了一种肋骨断裂,患者在初期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初期最好不要下床。患者要注意休息和保护,这是最好的恢复方式,但是过度的运动会导致骨折的恢复,严重的话会导致骨头移位,导致肺部受伤,造成胸腔积液积气。通常情况下,要等骨头断裂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运动,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主要原因是肺部挫伤和胸腔积气,而肺部挫伤较重,积液积气多,则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一般来说,肋骨骨折后,纤维连接期在两周左右,是可以适当活动的。大概一个半月左右,骨痂就会长出来,活动量也会增加。等到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后,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愈合。不过具体病情恢复情况,还要配合临床检查。毕竟,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损伤程度、后期的积极治疗等。所以,活动的时间长短,主要还是要看骨折的愈合情况,才能决定下一步的活动程度。
肋骨骨折2~4个星期可以活动。
对患者发生创伤后,造成肋骨骨折等病例,活动须待肋骨骨折比较稳定后进行。在这种时候应该让病人进行适当的锻炼。否则过早活动易造成肋骨骨折端牵拉摩擦后,导致疼痛和肿胀加剧。这种情况建议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通常肋骨骨折后,骨折断端稳定需3~4个星期。如果超过这个时候进行治疗的话,骨折处可能已经出现了松动和断裂,这就不适合再继续手术治疗了。若肋骨骨折并非多发性肋骨骨折,骨折不超过3根,通常在4周左右即可逐步活动。如果是多发的肋骨骨折,那么2周左右也能够活动了。
肋骨骨折可以下地走路。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肋骨骨折后通常会对肋骨进行局部制动,经过治疗后骨折端保持稳定,可以离床活动,下地走路可以使全身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利于肋骨骨折处肿胀的消退,促使疼痛症状的缓解。除此之外,下地走路会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积,减少呼吸时对胸廓刺激,缓解骨折处的疼痛,避免影响骨折处的愈合。
肋骨骨折能马上下地走,具体内容如下:
肋骨骨折的患者可以随时下地走,因为肋骨骨折后,会对呼吸有影响,但对下肢没有影响。用胸带固定后,断骨断端无明显摩擦,疼痛会明显改善。固定后对呼吸影响不大,可以下地走,但下地走时,活动量不宜过大,因为过大会造成呼吸变深,胸部起伏较大,导致骨折端过度牵拉而影响骨折愈合,并导致骨折处疼痛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