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家族性矮小症,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矮小症胎儿期无法诊断和鉴别。
矮小症即身高较低,比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身高低于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可诊断为矮小症,即100个孩子中身高倒数前三名的就是矮小症,另外每年身高增长速度小于5cm也可能是矮小症。主要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生长激素缺乏导致身高增长慢,胎儿期无法明确诊断,除非有家族性矮小症,等基因遗传性疾病,胎儿期可以初步筛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矮小症胎儿期无法诊断和鉴别。
矮小症诊断有诊断标准,参考的主要是2006年WHO的标准,具体如下:
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三百分位以下或两个标准差以下,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cm-7cm,可以诊断为矮小症。诊断为矮小症后要做骨龄检测,看骨龄是超前还是落后。要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检查性激素、甲状腺功能、染色体和基因检测、头颅和垂体磁共振等项目。目的是明确病因,排除特殊疾病,为孩子治疗做准备。
如果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矮小症,可以通过打生长激素来治疗。如果是营养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骨肿性疾病等,都可以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治疗。如果是遗传性的矮小症,治疗效果并不好。矮小症最好的治疗年龄在3-12岁。医学研究表明,越是年轻的孩子,骨骺上的软骨层分化和增生就越活跃,身体的生长空间也就越大。如果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话,年龄越小,剂量越小。
矮小症是儿童的内分泌科和儿童的生长发育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可以通过孩子的饮食情况、病史、身高等来判断。
有些孩子会因为其它原因而变得矮小,如儿童的软骨发育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另外,儿童也有可能是体质性的青春期发育延迟,要与矮小症进行鉴别,也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果孩子出现了矮小症,需要做染色体、基因等方面的检测。
一岁是可以诊断出矮小症的。
一般一岁左右就能够检查出是否是矮小症患者。临床上对矮小症的治疗方法是人工注射生长激素。矮小症儿童的身高与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环境,睡眠等因素密切相关,患儿多表现为身高低于同年龄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低于同年龄的儿童。并且可以通过检查生长激素的激发试验异常,血浆中生长激素值偏低来判断是否为矮小症。
如果孩子总是排在前两排,或者比同龄的同性孩子矮半个头或一个头,或者一年内不需要换衣服,一年内长不到五厘米,父母的个子就会矮一些。这种孩子需要去生长发育科进一步确诊矮小症,找出病因进行干预治疗。在医学上,矮小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
1、百分位法是指儿童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的第3个百分位。通俗点说,一百个同龄、同性别的中国孩子,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第三名是倒数第三名,医学上低于第三名的孩子,就是倒数第三名,称为矮小症;
2、采用标准差法,取平均值。比如中国成年人身高1.7米,标准差就是根据离散度来定的,越远越接近矮小。低于两个标准差称为矮小症;
3、临床上也需要根据孩子的生长速度来判断是否矮小。从2岁以后到青春前期,每年的身高增长幅度一般在5-7cm之间,如果生长速度低于5cm,就要考虑是不是矮小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