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有预激综合征和高血压病,现在吃硝苯地平缓释片合适吗?第二...

会员2 52 已回复
我患有预激综合征和高血压病,现在吃硝苯地平缓释片合适吗?第二,预激综合征平时的饮食和体育锻炼应注意那些方面?第三,预激综合征有那些危害?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刘向东 主任医师 中医
擅长:擅长各种呼吸及消化系统疫病的治疗。
已帮助用户: 10043
预激综合征病人从无心动过速发作、或偶有发作但症状轻微者,无需给予治疗。如心动过速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症状,应给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导管消蚀术、外科手术三种。预激综合征病人发作的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参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处理。洋地黄能缩短旁路通道不应期,宜改用 IA与IC类药物延长旁路通道不应期。IC类药与胺碘酮合用能同时作用于房室结与旁路通道。预激综合征病人发作心房扑动与颤动,如发生晕厥或低血压,应立即施行电复律。治疗药物可选择旁路通道与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合用,如普鲁卡因酰胺与普萘洛尔或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外科手术或经导管消蚀治疗预激综合征的适应证是1、心动过速成发作频繁、药物未能以充分控制者;2、心房颤动或扑动经旁路通道快速传导,心室率极快者;3、药物治疗无法显著减慢心动过速时的心室率者;4、心电生理检查显示房颤发作时,旁路通道的前向传导不应期短于250ms药物治疗通常无效,亦应考虑手术或消蚀治疗。射频消蚀治疗可考虑在较早期应用,并最终取代大多数药物治疗。
有用0
相关问答

预激综合征分为A型和B型,A型表示左心室有房室旁道,B型表示右心室有房室旁道。A型预激综合征和B型预激综合症,只是部位不同,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不伴有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并症反复发作,需要做射频消融手术。平时保持饮食清淡,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不正常的房室传导,通过额外的通路下传,使局部或所有的心室提早兴奋,导致局部心肌过早激动,同时伴有室上性心律失常。
预激是一种罕见的心律不齐,其临床表现以ECG为主。单纯的预刺激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合并房扑或心房颤者,心室频率一般为200次/min,除了心慌等症状,还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猝亡等症状。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预激综合症是可以治愈的,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通常情况下,如果出现了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情况,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术彻底根治。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采用射频消融、手术、用药等多种方式进行。但是在恢复期间,家属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心率明显增快或减慢、严重心律失常、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应及时抢救。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治疗预激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预激综合征有两种治疗方式,一是药物治疗,二是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可以采用利多卡因类药物,普鲁卡因类药物,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类药物来减缓旁路的作用。外科治疗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术,以消融旁路,切断回路。微创射频消融可以快速的根治。如果出现频繁的快速心律失常,则应选择微创外科。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预激综合征除了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外还有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还有一些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器质性心脏病都有可能导致预激综合征。做完相关检查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心律失常,需要积极治疗,射频消融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这种情况除了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外,还存在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心脏除了正常的传导通路外,还存在着一条先天性的通道,这种通道会让心脏产生冲动,通过附加的通道下传,导致部分心肌提前激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预激综合征手术后,需要一个月左右才会恢复正常。
预激综合征主要是心房和心室间,有一条或多条比正常传导系统多出的通道。主要是采取射频消融的手术,可将房室之间的通道进行阻断。预激综合征主要分为单纯预激、典型预激和变异预激,单纯预激综合征患者无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典型预激和变异预激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和心电图向量图进行诊断,可根据不同的合并症状选择不同的药物或微创治疗方法,若发作频率高,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再进行预激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水肿可能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消散。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